德不近佛者无以为医,才不近仙者无以为医出处


德不近佛者无以为医,才不近仙者无以为医出处出自于:《裴子言医序》 。古今中外 , 对医生都有很高的技术和道德要求,这是职业特点 。作为一名医生,可能技术有高低,但道德标准不能降低 。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 , 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 。医,故神圣之业,非后世读书未成,生计未就,择术而居之具也 。是必慧有夙因,念有专习,穷致天人 。

《裴子言医·序》原文:
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医,故神圣之业 , 非后世读书未成,生计未就,择术而居之具也 。是必慧有夙因,念有专习,穷致天人之理,精思竭虑于古今之书,而后可言医 。

译文:
如果一个人的学问不贯通古今,见识不通达贯穿天地人间的大道,才华不脱俗出众,心灵不亲近于佛,即不具有慈悲之心,这样的话,宁可种田织布维持生计,也断不可将医生作为职业去贻误生命 。
医生是一种光明神圣的事业,并非读书未成、生活未有着落而解决就业择业问题的一种渠道 。它需要天资聪颖,并刻苦学习,通达贯穿天地人间的大道之理,认真钻研古今之书,而后才可谈得上行医 。

“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这句话是著名医学家、现代外科之父裘法祖教授说的,是引用《裴子言医·序》里的内容 。
扩展资料
《裴子言医》是明代裴一中原著 , 清代杨素圃鉴定 , 王士雄评选的一本医案医话类中医文献 。成书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 。
本书首先论述行医原则、医德及医风,强调博学、审问、慎思、明辨、驾行五者 , 医家不可缺一 。其次,本书还就《内经》中的“治虚”与“补虚”之异作了阐述,颇为中肯 。
此书书目不见于明、清医学目录学著作 。1959年,中医研究院图书馆等单位所编《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收入此书 。现四川省图书馆藏有本书的初刻本 , 中医研究院图书馆善本书库则有清代顺治刻本 。
【德不近佛者无以为医,才不近仙者无以为医出处】裴一中是明末医家,字兆期,浙江海宁人 。世医出身,撰《裴子言医》一书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