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文言文注释:1、?。喝?。道:讲,说 。丰年瑞:瑞雪兆丰年 。2、若何:如何,怎么样 。3、宜:应该 。选自唐代罗隐所写的《明文精选·闲赏》 。《雪》的翻译:天上的工匠把水剪成在天地间飘散的花,品味下来有四种品德,落地没有声音,是静的品德,沾在衣服上而没有颜色,是洁净的品德,无论(地势)高低平展铺开,是平均的品德 。
?。ㄑ┓垂猓┦勾澳诿髁粒枪饷鞯钠返?。高大的松树,茂盛的竹子,老梅树(开花映衬)残月 , 怪石在深邃的树林中掩映,一座小桥架在远处的江上 , (更远处)重峦叠翠中一条小路通向一座古刹 。
老渔翁披着蓑衣(在江上)垂钩 , 文人骚客迈着方步吟诗作赋 , 饮酒清谈 。高楼之上,风声长啸,船头煮茶的炉灶飘着青烟,座位旁边有美女把盏倒酒,得道高僧对面而坐,乐师闲弹乐曲 。
披起外衣,纵步于园林,穿上皮衣 , 登山临水 。如此景色,状况 , 又何必(要有)千尺高的峨眉山呢?
《雪》原文:
天工翦水,宇宙飘花,品之,有四美焉;落地无声 , 静也;沾衣不染 , 洁也;高下平铺,匀也;洞窗辉映,明也 。宜长松修竹,老梅片月,怪石峻增 , 深林窈窕,寒江远浦 , 断岸小桥,古刹层峦,疏篱幽径,
老叟披蓑垂钓,骚人跨蹇灵诗,小酌清淡,高楼长啸,船头茶灶飘烟,座上黛眉把盏,老僧对座 , 韵士闲枰;披鹤氅,纵步园林;御貂裘,登临山水 。如此景况,何必峨眉千尺 。
创作背景
罗隐可以说是唐朝最倒霉的一位诗人,他尽管本人非常的有才华 , 可是他的才华并没有受到别人的肯定 , 他一生参加了十次科举考试,可是每一次都名落孙山,这对于诗人来说 , 那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打击,从而也使得他痛苦不已,为此他的诗作,也就显得更加的悲愤 。
【雪文言文翻译及注解冬日严寒 雪文言文翻译及注解】另外也正是他经历了这样的生活,也使得他对于人生有着更为深刻的解读 , 写下了无数充满了讽刺意味的作品 。
其实唐诗里不乏一些带有讽刺的意味的诗作,不过罗隐的作品则是显然更加的深刻,他不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痛 , 同时他对于社会的认识,也更加的全面,也更加的深刻,从而也令他的诗作显然是更加的伤感 , 也更加的有讽刺意味 。
文学赏析
有一类诗 , 刚接触时感到质木无文,平淡无奇,反复涵咏 , 却发现它自有一种发人深省的艺术力量 。罗隐的《雪》就是这样的作品 。题目是“雪” , 诗却非咏雪,而是发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议论 。绝句长于抒情而拙于议论,五绝篇幅极狭,尤忌议论 。作者偏用其短,看来是有意造成一种特殊的风格 。
瑞雪兆丰年 。辛勤劳动的农民看到飘飘瑞雪而产生丰年的联想与期望 , 是很自然的 。但眼下是在繁华的帝都长安,这“尽道丰年瑞”的声音就颇值得深思 。“尽道”二字,语含讥讽 。联系下文,可以揣知“尽道丰年瑞”者是和“贫者”不同的另一世界的人们 。
这些安居深院华屋、身袭蒙茸皮裘的达官显宦、富商大贾 , 在酒酣饭饱、围炉取暖、观赏一天风雪的时候,正异口同声地大发瑞雪兆丰年的议论,他们也许会自命是悲天悯人、关心民生疾苦的仁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