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的风俗有哪些 沈阳的风俗

沈阳的风俗有哪些 沈阳的风俗

1、沈阳秧歌
秧歌是流传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 。沈阳秧歌属东北大秧歌,分高跷、地秧歌两大类 。沈阳人酷爱秧歌,他们舞得热烈、舞得豪放、舞得粗犷,令人振奋 。如今早晚或节假日的沈阳街头 , 不仅常有火爆的老年秧歌队表演,还有精品秧歌表演,如蹉步秧歌、灯官秧歌、少儿高跷和让人耳目一新的水袖秧歌、举顶高跷等 。每年,沈阳都有举办秧歌节,历时五至七天 。大型秧歌比赛是秧歌节的主体项目 。秧歌节的举办,让外国人更加了解中国,了解沈阳,也让中国和沈阳的秧歌走向世界 。

2、西迁节和抹愚节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辽宁锡伯族都要举行盛大的节日庙会,以纪念220多年前锡伯族人从东北迁往西北边陲的壮举,这是锡伯族人最盛大的节日 。此外 , 还要举行文艺会演和赛马、叼羊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
抹黑节则是在农历正月十六日,据说这一日是巡天神来视察的日子 , 一到这天,锡伯人不等天亮就纷纷出门,挨门串户,不分男女老少往脸上抹黑 。青年人见了老年人,先请安,后跪一脚,再向长者脸上象征性地抹一点黑 , 以示尊敬和吉庆 。也好让巡天神看见他们的诚心,免去小麦的黑穗病 。

3、锡伯族的“喜利妈妈”
每逢正月初一,锡伯族家家户户都要供奉喜利妈妈,求她保佑全家平安、人财兴旺 。喜利妈妈是锡伯人求子孙繁衍不断的象征,又是记载锡伯族家庭州系的族谱 。喜利妈妈的牌位一般在堂房的西北角上 , 其象征仪标是一条两丈多长的丝绳 。它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大扫除后,开始供奉,到农历二月初二,再装入纸袋,放回原处 。

4、撒路灯习俗
【沈阳的风俗有哪些 沈阳的风俗】地处沈阳的西北地区有十月十撒路灯习惯,农历正月十五春节过后,专人组织二十至二十五人做灯笼,做好点火的纸包,等到正月十四的傍晚,举灯笼人排成两队,以锣鼓为前导,有人把纸包点燃,沿家放在地上,小纸包燃烧时间较长,又被沿路放在地面上,所以叫撒路灯,让人感到神秘惬意,更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
5、火地与火坑
火炕是北方居室中常见的一种取暖设备 。火地与火炕一样,只是一个在地面上,一个在地面下而已 。火地与火炕设置方法相同,就是在地面下砌烟道,烘热地面,使热量在室内散发 , 增加室内的温度 。铺设火地、火炕的材料,一般以青砖为主 。火炕与火地的灶门 , 一般设置在室外,在室外烧柴 。更为奇特的是,这种火炕与火地一般不设烟囱,而设置一种回旋形的烟道出烟 。这种烟道俗称二龙吐须 。在东北山区的满族人家,至今保留着这种建房习俗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