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一个承载着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的重要节日,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那么关于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呢?清明节要吃哪些传统食品?跟着天奇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清明节的习俗1、踏青
又叫春游 。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
【关于清明节的习俗】2、植树
清明前后 , 春阳照临 , 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 。因此 , 自古以来 , 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
3、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 , 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 。蹴鞠 , 就是用足去踢球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
4、扫墓祭祖
扫墓祭祖习俗历史久远 , 在先秦以前就有了,由于古时南北风俗各异,有些地方扫墓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 。唐代以前北方一些地区扫墓主要在寒食节与寒衣节,到唐宋后清明扫墓才开始在全国范围盛行,唐代是各地墓祭风俗融合时期,沿袭清明墓祭风俗 , 并扩大到全国各地 。
清明节吃什么中国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 。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 。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 。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 。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 。
中国南方部分地区有吃青团的风俗,青团又称清明饼、棉菜馍糍、茨壳粿、清明粑 。在闽南侨乡,每逢清明节必定做一些糕、粿和米棕,在清明节前后让家人食用 。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 , 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 。
以上就是天奇小编关于“关于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呢 , 清明节要吃哪些传统食品”的分享,谢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