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定交通肇事逃逸 交警怎样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怎样认定交通肇事逃逸 交警怎样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怎样认定交通肇事逃逸
在日常生活当中,交通肇事是基本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 。而有些当事人为了逃避责任选择的进行逃逸从而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那么交通肇事逃逸该如何认定呢?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带来怎样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
一、怎样认定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 。
1、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 。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 。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 。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 。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在犯罪恶意上是很小的,是对现场后果的害怕所致 。但毫无疑问 , 其逃逸行为还是直接故意所致 。所以无论何种情形,行为人在逃逸时都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对逃逸行为有直接的故意,这是行为人的主观方面 。
2、客观方面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 。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最高院的《解释》中规定了在五种情形的基础上而逃跑的行为 。这就可以明确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节来规定的 。也就是说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虽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结果没有因果关系,或者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或者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的,或者在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责的情况下仅致1人重伤,但又不具备酒后驾驶、无执照驾车、无牌照驾车《解释》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
3、逃逸后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ㄓ械氖遣豢赡芴优埽窃诮苏咚偷揭皆汉蠡蛟诘却痪棵糯硎蔽纷锾优埽蘼鄞又鞴鄯矫婊故强凸鄯矫娑际欠辖煌ㄕ厥潞筇右菪形墓钩傻?,也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 。而在学界部分学者认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并不深 。因此,对其处理不宜过重,具体把握尺度也宜宽不宜严,所以要对逃逸行为的时间和空间作必要的限定 。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责任认定
【怎样认定交通肇事逃逸 交警怎样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 , 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


而对于“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解释》第4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
三、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原则
在鉴定的同时应当先分清事故的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
责任认定重 。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可能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但如果逃逸,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 , 司机就要负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
损害赔偿重 。按《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赔偿费用少则几千块 , 多则上万元甚至于几十万元 , 如肇事车辆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发生交通事故后,赔偿时,保险公司有先予支付的义务 。但如果肇事车辆逃逸,按《保险合同》约定,保险公司就不再承担保险责任,车主要承担全部的赔偿费 。
行政处罚重 。按照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第2款规定,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机 , 不论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 ,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都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
刑事责任重 。根据《刑法》第133条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肇事后逃逸的,属法定的加重情节 , 伤者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 。如果伤者没有死亡 , 机动车驾驶员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将撞伤者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 , 致使伤者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废的,则构成了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按《刑法》规定,将会受到更加严厉的处罚 。此外 , 法律还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车人指使肇事司机逃逸,致使伤者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上述人员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