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节气的民俗 关于立冬节气习俗】1、吃饺子 。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 , 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 , 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 。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 。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 。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 。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 , 立冬之日 , 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 。
2、冬 泳 。有意思的是,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在哈尔滨,立冬之日,黑龙江省冬泳协会的健儿横渡松花江,以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
3、补 冬 。在人们还在享受秋日温情的暖阳时,时间已飞快地来到了11月,立冬飘然而至 。立冬,作为冬季的第一节气,于每年的11月8日前后,立冬节气的到来,是草木凋零 , 蛰虫伏藏 , 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人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进行食补,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 。每逢这天,南北方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山珍野味,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里,人们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