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的处罚规定 交通肇事逃逸处罚规定是什么

肇事逃逸的处罚规定 交通肇事逃逸处罚规定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处罚规定是什么
发生交通事故 , 最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下车检查人员伤亡,拨打急救电话,如果肇事逃逸,那么面临的惩罚是非常重的 。那么,交通肇事逃逸处罚规定是什么呢?我相信你一定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今天的小编就带你了解与它相关的法律问题 。下面 , 请看详细介绍 。
一、交通肇事逃逸处罚规定是什么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法释〔2000〕33号 最高人民法院2000.11.15发布)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 , 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
(一)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
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释》第3条规定,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和第2款第(1)至(5)项规定的情形之一 ,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
这里要注意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 , 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 , 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窃诮苏咚椭烈皆汉蠡蛘叩却煌ü芾聿棵糯淼氖焙蛱优艿?nbsp;, 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

所谓“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解释》第4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
【肇事逃逸的处罚规定 交通肇事逃逸处罚规定是什么】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
(二)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
根据《解释》,“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 , 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但刑法理论上对“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观点 。本书认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态度应限于过失,因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为保持犯罪构成的纯洁性,其加重构成的心理态度也应是过失 。故《解释》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 , 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

 二、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
有一下三个方面 。
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 。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 。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 , 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 。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 , 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 。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在犯罪恶意上是很小的,是对现场后果的害怕所致 。但毫无疑问 , 其逃逸行为还是直接故意所致 。所以无论何种情形,行为人在逃逸时都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对逃逸行为有直接的故意,这是行为人的主观方面 。
客观方面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 , 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 。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最高院的《解释》中规定了在五种情形的基础上而逃跑的行为 。这就可以明确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节来规定的 。也就是说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虽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结果没有因果关系 , 或者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或者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的,或者在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责的情况下仅致1人重伤 , 但又不具备酒后驾驶、无执照驾车、无牌照驾车《解释》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

逃逸后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 , 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场(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门处理时畏罪逃跑,虽然无论从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构成的,也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 。而在学界部分学者认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并不深 。因此,对其处理不宜过重,具体把握尺度也宜宽不宜严,所以要对逃逸行为的时间和空间作必要的限定 。
 三、交通肇事逃逸后果是什么
1、责任认定重 。
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 , 应当负全部责任 。”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可能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 , 但如果逃逸,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司机就要负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
2、损害赔偿重 。
按《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赔偿费用少则几千块,多则上万元甚至于几十万元,如肇事车辆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发生交通事故后 , 赔偿时,保险公司有先予支付的义务 。但如果肇事车辆逃逸,按《保险合同》约定,保险公司就不再承担保险责任,车主要承担全部的赔偿费 。
3、行政处罚重 。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第2款规定 , 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机,不论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都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
4、刑事责任重 。
根据《刑法》第133条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肇事后逃逸的,属法定的加重情节 , 伤者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 。如果伤者没有死亡,机动车驾驶员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将撞伤者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伤者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废的,则构成了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按《刑法》规定,将会受到更加严厉的处罚 。此外,法律还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车人指使肇事司机逃逸,致使伤者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 , 上述人员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