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团圆”的一年 Qing听|被拐的孩子,何以回家?( 四 )
公益组织儿童失踪预警平台CCSER的创始人、儿童反侵害资深人士张永将曾是一名人民警察 , 他认为 , 打拐案件“团圆”的结果其实只是案件侦破了 , 孩子找到了 , 但所谓的“团圆”其实是很难的 。 “小孩子对父母的记忆是会逐渐模糊的 , 如果丢失了两三天没事 , 但时间一久 , 超过四个月基本就很难再把记忆提取出来 。 ”所以 , 越早找到丢失的孩子 , 对亲生父母来说越好 。
张宝艳认为 , 这里面还存在一个难以解开的循环 , 就是被拐的孩子认亲的时候如果年龄比较小 , 他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 , 还处在一个懵懂的状态 , 甚至有的正处在叛逆期 , 也不利于孩子回到亲生父母的身边 。
在张宝艳看来 , 几乎每个寻亲家庭都希望被找到的孩子能回到身边 , 但如果操之过急 , 反而适得其反 。 他们这些年也接触过不少反例 , 孩子虽然回到亲生父母身边了 , 但双方隔阂很多 , 生活习惯和家庭文化相差甚远 , 最后反而闹出了很大的矛盾 , 有的父母实在管不了孩子 , 干脆把孩子送回到养父母身边 。
张永将也认为 , 亲生父母要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 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 把他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 但是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 , 亲生父母也不是什么都做不了 , 仍然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孩子感受到亲情 。
在回家见爷爷奶奶的过程中 , 孙海洋和申军良都在不断的跟失而复得的儿子聊起小时候的话题 , 家里的亲戚朋友也会拿已经长大的孩子和小时候做对比 。
在被拐孩子回到原生家庭的过程中 , 他们的兄弟姐妹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 邓云峰的母亲邓叔环说 , 云峰从小在广东长大 , 跟随自己回到湖南老家后 , 水土不服 , 连当地方言都听不懂 。 幸好他的姐姐和弟弟每天陪着他一起外出游玩 , 让他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
当初走在寻子路上的时候 , 曾经有人质疑过申军良 , 既然放弃工作去寻找申聪 , 为何还要再生二儿子三儿子 , 以他后来的家庭条件 , 这对两个小儿子的生活并不好 。 为此 , 申军良曾经解释过 , 老二是申聪没被拐的时候就已经怀上的 , 老三则是担心拐卖再次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才生的 。
但当申聪回来的时候 , 申军良多少会庆幸自己当年要了两个小儿子 , 正因为有两个小儿子 , 申聪才能够很快融入到家庭中 , 同龄人相处的方式 , 作为父母的申军良夫妇自然无法完成 。
申聪回到家后的很长时间没有开口管申军良叫爸爸 , 对此申聪曾经和申军良交流过这个话题 , 他说:“我知道你是我的亲爹 , 但我就是开不了口 。 ”对此 , 申军良倒也不在意 , 让儿子以后叫他什么都行 , 可以直呼其名 , 或者叫他老申 。

文章图片
多年后孩子已是独立的个体要给予安全感不要拉仇恨
张永将解释说 , 被拐卖的孩子虽然案发时年龄很小 , 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忘记以前的事情 , 但其实他们是有记忆碎片存在潜意识中 , 亲生父母找到孩子后 , 可以通过小时候的事情帮助他们唤醒这种残存的记忆碎片 , 找到一些记忆节点 , 让孩子和自己产生共鸣 。
此外 , 亲生父母要意识到 , 眼前这个亲生儿子已经不是被拐时的状态了 , 拐卖案件经历了很多年 , 孩子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体 , “我们在亲子教育中常说 , 当孩子长大后 , 父母要从自己的角色中跳出来 , 变成孩子的好朋友、好兄弟、好姐妹 , 这样双方的关系才会越来越近 , 否则的话就会疏远 , 甚至分道扬镳 。 正常家庭的尚且如此 , 遭受拐卖的家庭更是如此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今天主要讲 婆婆的面子,导致你们婚姻没有存在下去的意义
- 本文转自:速新闻寄件人:刘运刚年龄:47岁职业:社区干部(速新闻记者 徐其崇)“这张明信...|明信片上的“微心愿”?丨愿做“三重父母”的好“儿子
- 亲情|逐渐老去的70后,能力不够的话,对待亲情就要狠一点
- 内卷|逐渐老去的70后,正面临这5种“中年内耗”,熬过了才能苦去福来
- 八零后|八零后未婚女心塞:“我嫁不出去的原因是,30岁前毒鸡汤喝太多”
- 儿媳刚进门三天 儿媳刚进门三天,对婆婆大吼大叫,儿子一句话,让婆婆彻底绝望!
- 近日 女子刚生完孩子回到家被家里人隆重欢迎
- 逐渐老去的70后和80后,他们的“晚年境遇”,只有这个4个字
- 姚志刚:辞去银行行长自主创业,亏损230万后却因送外卖走红
- |2022,提升自我的6个小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