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团圆”的一年 Qing听|被拐的孩子,何以回家?( 五 )


邓云峰的父亲邓自和、母亲邓叔环记得 , 认亲那天他们特别慌张不知道怎么办 , 为此特意找到了申军良 , 申军良陪同他们一起去广州认亲 。 路上申军良将认亲的经验传授给他们 , 其中特意提到让他们给孩子买一套新衣服 , 尤其是买一顶帽子 。
“被拐的孩子面对这种人生突变 , 心里面会很害怕 , 会担心外界的眼光 , 一顶帽子能帮助他遮挡视线 , 给心理上带来安全感 。 ”申军良说 , 申聪被找到后 , 由于疫情影响 , 他迟缓了很多天才见到儿子 , 在这几天里他就反复想过 , 孩子还缺少什么 , 需要什么 , “戴一顶帽子”是他认为能够保护孩子的一种方式 , 这对保护申聪和邓云峰敏感的神经都非常奏效 。
申军良说的“安全感”其实与孙海洋的“言而有信”很类似 , 作为亲生父母 , 要让孩子知道跟这对“陌生人”走是安全的 , 是会得到保护的 。
此外 , 养家永远是被拐孩子家庭绕不开的话题 , 孙海洋和申军良提起养家的时候 , 语气会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 但他们却都没有选择让孩子完全与养家切断关系 。 因为他们知道 , 这是不可能的 。 “人都是有感情的 , 你让他忘掉过去14年的生活 , 忘记照顾他的姐姐 , 怎么能够做到?”孙海洋说 。
张永将认为 , 对于被拐的孩子 , 亲生父母要成为支持他的人 , 而不是控制他的人 。 这样做 , 亲生父母才会和被拐卖的孩子越走越近 。
在对待养家的立场上 , 张永将认为 , 被拐卖的孩子已经注定了他要有两个父母亲 , 一个是生物学上的父母 , 一个是抚养的父母 , 这个事实是无法推翻的 。 “买卖的事情可以交给法律去解决 , 其实我们都知道亲生父母对于买家的恨 , 但为了孩子好 , 这种仇恨一定不要过分反映出来 , 拉仇恨是没有用的 , 反而会让孩子很割裂 , 左右为难 , 甚至会让他感受到压力 。 ”
张宝艳也认为 , 亲生父母说是尊重孩子的选择 , 很多人不去计较买家的过错 , 目的是什么?不还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
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认为 , 被拐孩子是否能够回到亲生父母身边 , 跟两边的家庭状况有很大的关系 。
申军良承认 , 以儿子申聪为例 , 申聪在养家其实相当于留守儿童 , 与养家父母的感情并不是很亲密 。 邓叔环也说 , 邓云峰也是在养家爷爷奶奶身边长大 , 对养父母几乎没什么概念 。
但这两点只是感情上的链接 , 与普遍意义上认为的“物质条件”无关 。 张宝艳说 , 在他们帮助寻找的一些家庭中 , 确实有家庭过于贫困没办法保证孩子生活和学业的情况 。 但这不是个严重的问题 , “还是要看父母和孩子的沟通 , 孙海洋和申军良都是沟通能力比较强的人 , 所以他们能够跟孩子处好关系 。 当时很多人都担心申聪不会跟他回家 , 但最后孩子还是跟他回去了 , 现在生活也挺好 , 我们大家也是又惊又喜 。 ”
也正因为如此 , 申军良坚信家庭条件对于孩子的选择并没有太大引导作用 。 他还记得 , 第一次带申聪回家的时候 , 自己心情忐忑 , 担心儿子看不起这个租住在毛坯房里的家 , 他甚至没有勇气打开家门 , 让找了15年的儿子回家 。 但后来 , 儿子在家里转了一圈 , 眼中没有鄙夷的神色 , 更多的是好奇 , 这才让他放心 。
但家庭条件确实是困扰着申军良 , 尤其是他后来得知养家甚至给申聪都计划好了以后买房 。 当得知邓自和、邓叔环给邓云峰准备了一套房和笔记本电脑 , 这更让申军良觉得惭愧 。 也正因为如此 , 申军良才觉得 , 自己应该让申聪感受到更多爱 , 才能够弥补这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