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 如何识别君子与小人?( 二 )


一如北宋两位政治家——司马光和王安石的“君子之争” 。
他们二人年龄相仿,职位相当,均为饱学之士,但对于变法,却有着不同的主张 。
面对当时的北宋现状,王安石坚定认为,变法才能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司马光则看到变法可能会带来的弊端,坚决反对 。
两个人在朝堂上各不退让,公开相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政敌”,但他们却从不因政治主张的不同,而心怀恨意 。
相反,他们各自都被对方的人品与能力所折服 。
司马光称王安石是自己的益友,曾在《与王介甫书》中说:
“光不材,不足以辱介甫为友;然自接待以来,十有余年,屡尝同僚,亦不可谓之无一日之雅也 。”
王安石则夸司马光:
“行义信于朝廷,文学称于天下 。”
不仅如此,他们各自的文集中,也留下了诸多一起创作的诗赋 。
这便是君子之间的“和而不同”,就算政见不同,也不会彼此落井下石:
王安石大权在握时,他会对皇帝说司马光是“国之栋梁”;
司马光身居要职时,他会对皇帝说王安石有“古君子之风” 。
如此二人,连皇帝也不禁感叹:“卿等皆君子也!”
就算我们有不同的观点,但也不会因此而中伤你的人品,因为我有我的底线 。
这就是君子所为 。
和这样的人相处,日久天长,亦会变得心胸宽广、坦坦荡荡 。

司马光 如何识别君子与小人?
文章图片

司马光 如何识别君子与小人?
文章图片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一个有修养的人,他会怀着一颗真心与人相处,这样的人,不会刻意与人交往,也不会因为利益而与人断绝关系 。
正是: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
君子与人交往,看上去淡淡的,但心中最重道义,是值得托付的人 。
小人与人交往,看上去热情有加,实则是为利益勾结,一旦利益有冲突,便会反目 。
在《后汉书》中便记载了一件典型的“君子周而不比”的事例:
东汉时期,有一位学者,叫朱晖 。
他在太学遇到前辈张堪时,因为对方的声望盛于自己,心怀敬畏,只远远观望 。
张堪却听说过朱晖的为人与才情,便上前打招呼,两人相谈甚欢,短短几日,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
分别时,张堪握着朱晖的胳膊说:
“你是个诚实可信的君子,我年岁已大,想把妻儿托付与你 。”
张辉没敢直接应承 。
之后,两人各自为官,再也没有见过面,这件事也慢慢被淡忘 。
数年后,朱晖偶闻张堪已去世,因为为官清廉,并未留下什么家财,导致其妻儿现在生活很清贫 。
朱晖连忙安排好公务,前往张堪家,送去丰厚的钱财 。
【司马光 如何识别君子与小人?】朱晖的儿子很奇怪,问道:
“父亲,从未见您和张堪有往来,为什么要花费钱财照顾他的家人呢?”
朱晖言:
“虽然我们交往很短暂,但他视我为至交,曾托付我的事情,我铭记在心 。”
这便是君子之交,只关道义,无关利益 。
反之小人重利轻义,心胸狭窄,与其交往,并不能拥有真正融洽团结的关系,甚至还会因为利益冲突,付出更大的成本 。

司马光 如何识别君子与小人?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