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件人:潘加国年龄:50岁宿迁日报社赠我一张手绘明信片 明信片上的“微心愿”⑧丨我的最爱我的妻


寄件人:潘加国年龄:50岁宿迁日报社赠我一张手绘明信片 明信片上的“微心愿”⑧丨我的最爱我的妻
文章图片
寄件人:潘加国
年龄:50岁
宿迁日报社赠我一张手绘明信片 , 我寄给谁呢?
我是宿迁市泗洪县双沟镇中潼村人 , 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留在了上海 , 脑子里第一个出现的 , 是我在上海打工时的两个铁兄弟 , 他们分别叫张克良和王凤国 。 我们在一起朝夕相处了5年 , 有着亲兄弟般的深厚友谊和许许多多的美好回忆 。 住一个宿舍 , 在一个车间上班 , 一起逛街、一起逛书摊、一起看电影 。 但是 , 因为各自都离开了上海 , 为生计忙碌而失去了联系 , 这是我近20年最大的遗憾 。 我曾经写过《难忘兄弟情》《忆兄弟》《代写情书》等文章来怀念那段难忘的时光 , 表达心情的同时 , 也希望两兄弟能看到这篇文章 , 从而取得联系 , 重拾友谊 。

寄件人:潘加国年龄:50岁宿迁日报社赠我一张手绘明信片 明信片上的“微心愿”⑧丨我的最爱我的妻
文章图片
又一个出现在脑海里的人 , 叫姚月民 , 比我大十几岁 , 家住上海浦东凌桥镇 。 我和他在一个车间工作 , 有一段时间我是班长 。 那时我刚从学校毕业 , 为了改善家中的生活条件 , 第一次背井离乡远到上海打工 。 人生地不熟 , 每当一个人的时候就非常想家 。 那段时间 , 老姚像家中长辈一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 , 时常把我邀请到家中吃饭 , 感受家的温暖 。 后来 , 我和张克良、王凤国为了改善生活 , 从厂里宿舍搬出来自己“开火” , 是老姚免费把他闲置的一处老房子送给我们三兄弟临时居住的 。 这份感情一直都记在我的脑海中 。 离开上海已经十几年了 , 不知老姚现在生活过得怎么样 , 是否还能记得我 。 我一直有个心愿 , 就是想去上海看看他 。

寄件人:潘加国年龄:50岁宿迁日报社赠我一张手绘明信片 明信片上的“微心愿”⑧丨我的最爱我的妻
文章图片
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 我的脑子里突然出现了这句话 , 让我从回忆中惊醒 。 为什么我老是活在回忆里?为什么越是联系不上的人越是想念?之前的有些事情固然难忘 , 但是 , 难道现实生活中就没有我特别在乎的人吗?想到这里 , 我惭愧地头上冒汗 。 细想起来 ,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在我心目中有着相当的地位 , 比如说:母亲、妻子、儿子、朋友、同事等 。 他们都在我的生活和工作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 但都因为他们在身边而被忽视 。

寄件人:潘加国年龄:50岁宿迁日报社赠我一张手绘明信片 明信片上的“微心愿”⑧丨我的最爱我的妻
文章图片
此刻 , 我突然醒悟 , 这张明信片 , 应该寄给我最爱的人 , 那就是我的妻子赵侠 。 我们结婚26年 , 她一直省吃俭用 , 勤俭持家 。 刚和父母分开家的那段日子里 , 生活非常窘迫 。 她正怀着儿子 , 我也因患有甲型病毒性肝炎而休息在家 , 家中所有事情都是靠她一个人操持着 。 那时看到她挺个大肚子在忙碌 , 心疼之余想帮忙 , 都被她拒绝了 。 因为医生交代 , 我在病情恢复期尽量减少劳累 , 防止病情复发 。 她对我的关心让我既心疼又感动 。
她是个“窄心”的人 , 经常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事而彻夜难眠 , 特别是在儿子的成长方面 。 从儿子刚出生时 , 就叨念着儿子什么时候能读书 , 读书了又叨念什么时候能读大学 。 生活就在她的唠叨声中一天天过去 。 如今 , 儿子已经大学毕业了 , 走上了工作岗位 , 她又开始叨念儿子什么时候能结婚 。 她一直都在无怨无悔地为这个家而忙碌着 。
她曾经和我说过:“在我嫁给你的那一刻起 , 就是把一切都寄托在你身上了 , 你穷我穷 , 你荣我荣 , 你要为我今后的幸福负责 。 ”这句话虽然一直在心里没有忘记 , 而作为一个丈夫 , 我却常以工作忙为借口而忽视了对她的关心 。 也许她在心里或许对我有些失望 , 但是 , 从这份特殊的明信片开始 , 我会努力扮演好一个好丈夫的角色 , 让她今后的生活少有失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