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有哪些,二十四史有哪些

1、二十四史有哪些      01
      二十四史指的是自汉到清陆续编写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 。清乾隆时定为“正史” , 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 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 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和《明史》 。
      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 , 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 , 共三千多卷,近四千万字 。主要记载从黄帝到明末四千多年的历史 , 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天文、地理、学术文化等方面的丰富史料 。
      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十四史”以本纪、列传、表、志等形式,纵横交错,脉络贯通,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同时又以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为框架,反映了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使中国和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近四千年连贯、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和民族 。
      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 。“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 。《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 , 列为“三史”之一 。“三史”加上《三国志》 , 称为“前四史” 。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 。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 。“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
      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 。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 , 成为“二十三史” 。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 。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
二十四史按照各史所记朝代的先后排列,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 , 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 。记述的范围,自传说中的黄帝开始 , 到明末崇祯皇帝止 , 涵盖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 。
《隋书》是唐代魏征主编的纪传体史书,保存了南北朝以来大量的典章制度为后人研究隋代以及前几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包括礼仪、音乐、律历、天文、五行、食货、刑法、百官、地理、经籍等十志 。叙述了自汉至隋凡六百年中国书籍之存亡、学术之演变,是对中国古代书籍和学术史的第二次总结,也是对中国学术文化史的一大贡献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