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刘彩芹
1961年3月的一天 , 团里到了排练的时间 , 刘彩芹却迟迟没有来 。 田连元去刘彩芹家询问原由 。
刚来到刘彩芹家的胡同口 , 只见她家门前围了好多人 , 刘彩芹正眼泪汪汪地抱着被子往外走 。
田连元悄悄向邻居打听 , 这才得知刘彩芹为了爱情与父母闹翻了 , 父母将她撵了出来 , 要搬到曲艺团的单身宿舍去住 。 田连元心里沉甸甸的 。 他追上刘彩芹 , 与她一起回到团里 。
不能将压力全部抛给女友 , 接下来的日子里 , 田连元经常去给刘家父母做工作 , 遇到他们家里有什么活 , 田连元就抢着干 。
本文图片
田连元与冯巩
他多次向刘家父母承诺:“我虽然比彩芹年纪小 , 但也是男子汉 , 有能力给彩芹幸福 。 ”
曲艺团领导也不希望田连元和刘彩芹分开 , 主动登门给刘家父母做工作 , 最终刘家父母认可了女儿的恋情 。
02
1961年10月 , 20岁的田连元与刘彩芹结婚了 。 婚后 , 夫妻俩接连诞下一个女儿两个儿子 。
田连元才华出众 , 虚心好学 , 很快成了团里的骨干 。 1964年 , 他被提拔为本溪曲艺团团长 , 演播的短篇评书《追车回电》在辽宁省引起轰动 。
本文图片
前排母亲抱着三子田昱 , 左侧是长女田洁 , 右侧是长子田平 , 后排妹妹田淑珍(左)刘彩芹、田连元、弟田长连 。
1966年 , 他演播的长篇评书《欧阳海之歌》在辽宁省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 , 也引起巨大的反响 。
在特殊年代里 , 田连元被下放到本溪普乐堡公社梨树沟小队插队 。 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干农活 , 累得走路都打晃 。
刘彩芹带着3个孩子留在本溪 , 生活里也有很多艰辛 。 当时田连元一年只能回家一两趟 , 家里里里外外全靠刘彩芹 。
患难生活不仅没有销蚀夫妻俩的感情 , 反而让田连元和妻子的心贴得更紧 。
本文图片
1972年 , 田连元被调入本溪市歌舞团 , 他创作的短篇评书《新的采访》《没演完的戏》《贾科长买马》等 , 受到广泛欢迎 。
1985年 , 田连元将评书《杨家将》搬上电视 , 引发万人空巷 。 两年后 , 北京电视台率先开办评书栏目 , 田连元说的《杨家将》在电视台播出后 , 每天都能收到四五百封观众来信 。
田连元声音略带沙哑 , 但语速连贯气势磅礴 , 很有感染力 。 他动作洒脱 , 擅长用声音、形体塑造人物 。
他演播的《刘秀传》《水浒传》《杨家将》等长篇历史评书 , 在全国数百家广播电台循环播出 , 成为与刘兰芳、袁阔成齐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 。
本文图片
田连元在晚会上表演节目
他一会是跨虎登山的皇帝刘秀 , 一会是满口山西方言的宰相寇准 , 一会是鲁莽的鲁智深 , 一会是洒脱的武松 。 他还能用不同的声音塑造梁山一百单八将 , 呈现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天赋 。
1988年 , 田连元登上了央视春晚 , 开始在全国爆红 。
1990年 , 田连元进入天津的中国北方曲艺学校任教 , 并为央视的《曲苑杂坛》担任撰稿和主持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表演艺术家 简直了,居然有色盲表演艺术家
- |我们和《爱情神话》中老白的原型聊了聊,果然是位“真正的生活艺术家”!
- 韩雪|韩雪自称艺术家却被群嘲,影评人一针见血:靠字幕表达主题很苍白
- 老舍 1966年,老舍妻子揭发丈夫婚内出轨,一代人民艺术家,被逼上绝路
- 老艺术家郭兰英,两段婚姻一生无子女,91岁却活成了这样...
- |陈漫让我想念尊龙张国荣:时尚可以有美丑,但艺术家应当有人格
- 黄浦江|讽刺浪费粮食,艺术家制作1000粒黄金大米扔进黄浦江,网友:扔给我吧!
- 王莽|穿越而来的“哲人王”,还是精于表演的“大艺术家”?
- 仇意|“老艺术家”潘长江直播带货再惹争议,他究竟为何“晚节不保”?
- 单传忠|单田芳60年内留下110部评书,拥有6亿听众,他是如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