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后 , 梁实秋一直有惶然不知所终之感 , 冰心写信安慰他:“你能吃能睡 , 茶饭无缺 , 这八个字就不容易 。 ”
本文图片
作家瑞卡斯说:“世间最好的默契 , 并非有人懂你的言外之意 , 而是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 。 ”
人这一生 , 最幸福的事情大概是遇到一个懂我们的人 。
他理解我们欲言又止背后的沉默和孤独 , 他懂得我们开朗外表掩藏下的彷徨与苦痛 。 这一切 , 他懂 , 他感同身受 。
人生得此知己 , 夫复何求?
相扶 , 从此生到来世
抗战结束后 , 梁实秋一路辗转 , 最后去了台湾 。 1951年 , 冰心夫妇回到了北京 。 三人之间 , 隔了一条浅浅的海峡 。 谁知这一隔 , 竟是永生不复得见 。
世事仳离 , 时局动荡 , 人间万象都是友情的试金石 。
1969年 , 梁实秋得到消息 , 说冰心夫妇已经亡故 。 他悲恸不已 , 写下悼文《哀冰心》 。 后收到友人来信 , 方才知晓这个消息是误传 。
梁实秋“惊喜之余 , 深悔孟浪” 。
后来他得知 , 冰心已经看到了他这篇悼文 , 他不由感慨道:
“现在我知道冰心未死 , 我很高兴 , 冰心既然看到了我写的哀悼她的文章 , 她当然知道我也未死 。 现在彼此知道都还活着 , 实在不易 。 ”
有时候 , 友情也如同婚姻 , 唯有经历过一番风雨 , 才能更加纯粹和坚韧 。
1982年 , 梁实秋写下《无关门》:“春有百花秋有月 , 夏有清风冬有雪 。 若无闲事挂心头 , 便是人生好时节 。 ”托女儿赠予冰心夫妇 。
梁文茜说:“爸爸让我带句话 , ‘他没变’ 。 ”冰心笑着回应:“我也没变 。 ”
对话背后的含义旁人不得而知 , 知道的 , 大概唯有这两人 。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向来不易 , 既要耐得住岁月的消磨 , 也要经得起利益的考验 。
冰心和梁实秋之间的友情穿越过时代的粗粝沙尘 , 时光漫漫 , 人生海海 , 然而这些都不能让他们失去心有灵犀的默契 。
因为不易 , 所以才珍贵 。
1985年 , 梁实秋的散文集《雅舍怀旧——忆故知》出版了 , 冰心欣然作序 。
岁月如同白云苍狗 , 转眼间 , 大家都成了耄耋老人 。
本文图片
冰心在序文里深情回忆抗战胜利至今40余年的生涯 , 写道:“大家都是80以上的人了 , 回来畅谈畅游一下 , 如何?”“我和文藻和你的儿女们都在等你!”
“怀乡” , 是晚年梁实秋笔下非常突出的情结 。
尤其是那个有着“陶然亭的芦花 , 钓鱼台的柳影 , 西山的虫唱 , 玉泉的夜月 , 潭柘寺的钟声”的北京城 , 他是夜夜思念而不成寐 。
彼时 , 两岸关系和缓 , 台湾同胞可以回大陆探亲访友 。 冰心也在日日期盼着老友的归来 , 谁料 , 她不曾等来风雨故人 , 等来的却是老友不幸逝世的噩耗 。
1987年 , 梁实秋先生在台北因心梗病逝 , 心中尚带着晚年无法落叶归根的遗憾 。
梁实秋曾说自己一生有四大遗憾:
一、还有太多的书没有读;二、与许多鸿儒没有深交 , 转眼那些人已成为古人;三、亏欠那些帮助过他的人的情谊;四、陆放翁但悲不见九州同 , 亦有同感 。
是啊 , 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人生处处遗恨 , 始终难以完满 。
短短一个月 , 87岁的冰心写下两篇悼文:《悼念梁实秋先生》、《忆实秋》 , 字字含泪 , 句句啼血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阿富汗与不同国家商业体系
- 深爱不纠缠,是我赠给你的最后的温柔与疼爱
- 小熊与白生文字中一样的句子:花自向阳开人终向前走,是巧合吗?
- 西京|《镜·双城》西京云沫:此生与君相爱,不负空桑,更不负这份深情
- 本文转自:广东政法春节前夕本该是收拾行装回家团聚的日子脚步却突然被病毒羁绊春运路上人潮与...|防疫路上,这些瞬间让人泪目!有一种力量,无人能
- 徐若瑄|徐若瑄弟弟与她视频落泪,心疼姐姐低谷期,称好久没见她笑了
- 谢娜 太尴尬!谢娜官宣与何炅再次合作,被网友吐槽离开何老师就活不了
- 重读《老人与海》:善良或是多变?硬汉精神我们又该如何去理解?
- 星座|2周后,青山不老,与君白头,3星座旧爱回首,牵手到永远
- 今天才知道,对人体最有害的情绪,竟然不是愤怒与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