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我们病了:抑郁症患者的内心告白( 三 )


这不完全是我们的错 。 这种消极的解释方式 , 常常可以追溯到童年期 。

举个不具有普遍性的例子 。 如果童年时代对爱的需要一再被忽视 , 被拒绝;或者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里 , 掺杂着否定 , 轻视 , 讥刺和不尊重 , 孩子会凭借本能学会隐藏自己的委屈和失落 。 学着用讨人喜欢的 , 虚假的自我迎合父母的期望 。 我们的眼睛会始终看向父母 , 希望父母高兴 , 希望获得渴望的认可和关注 。 因为:你一定要喜欢我 , 重视我 , 觉得我好 , 我才感到安全 。
我们害怕让人失望 。
为了这个目标 , 我们要求自己必须成功 , 必须坚持 , 必须完美 , 必须承受一切 。 否则就是有罪的 , 应该被责备的 。 这是一种自虐的义务感 。 多么孩子气的完美主义 。 这让我一生都不快乐 。
这种错误的模式如果被固化下来 , 陪伴我们直到成年 , 我们会习惯于否定自己 。 因为经验告诉我 , 只有假装出来的完美的自己 , 才会被接受 。 而真实的自己 , 不够好 , 也不被人喜欢 。 这种割裂式的评价 , 让我们始终体验到内心需要的不平衡 。 一边是对爱和赞许的过度渴望;另一边是心底始终伏藏着的无助 , 愠怒 , 不信任和不能感到安全 。
这种不稳定的状态让我们不快乐 。 假装的自我耗去我们太多能量 , 为了补偿情感的空虚 , 我们用暴食 , 游戏 , 冲动购物的方式填补缺口 , 以获得暂时的满足 。 但是这种表面的平衡是如此微妙 , 如果有突然的事件唤醒了最初的创伤 , 或者因疲惫而临界我们力量的边缘 , 我们的反应很可能会出人意料 。 比如对微小的事件做出暴怒的反应 。 而更多的则是精疲力竭 , 仿佛全身力气都已经耗尽了 。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也不知道 。 就像突然天降罗网 , 把我们困在里面 , 而我们只有麻木的承受 。 但是 , 这不是真相 。 因为压垮大象的永远不是一只蜜蜂 , 而是之前已经让它消耗殆尽的负累 。
【情绪|我们病了:抑郁症患者的内心告白】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智浩心理(ID:zhihaoxinli) , 已获授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