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关系|从婆媳关系看公司治理


婆媳关系|从婆媳关系看公司治理
本文图片

如果把公司比喻成为一个原生家庭 , 父母就是子女的全资控股股东 , 同时身兼董事长、总经理等职能 。 这种情况下 , 父母在家里就是一言堂 , 对儿女骂几句、打几下 , 也是情理之中 , 很难建立起公司治理结构 。 即使儿女长大成人 , 能够挣钱养活自己 , 有些父母依旧强势 , 收缴管控儿子(子公司)的工资卡 。
终于有一天 , 儿女结婚了 , 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结婚时 , 男方买房 , 女方买车 , 双方家长同时出资入股 , 成为新生家庭的股东 。 生出孩子跟爷爷的性 , 相当于大股东合并报表 。 如果孩子跟了外公的姓 , 相当于做上门女婿 , 被反向收购 。 儿女成家后 , 父母不能再像从前那样独断专行 , 对子公司事宜如果有想法 , 需要和儿媳妇、亲家母沟通协商 。 到了这个阶段 , 公司才有了权力制衡 , 也才会建立起治理结构 。
有过婚姻经历的人都懂得这样的差异:填写履历表 , 婚前父母写在“家庭成员”一栏 , 而婚后“家庭成员”中变成爱人 , 父母被弱化到“主要社会关系”栏目中 。 这种变化会延伸至生活的诸多细节中 , 比如生病住院需要家属签字 , 婚前是父母签 , 婚后是爱人签;再如婚后分家另过 , 户口簿单列 , 钱也是各花各的 。 一言以蔽之 , 婚前我们和父母是一家人 , 婚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家庭 , 和父母“各过各的日子” 。
不结婚时很自由 ,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 夜不归宿也没人管你 , 只是有时会感到寂寞 。 一旦步入婚姻殿堂 , 开启二人世界 , 你不再寂寞 , 但也失去了不自由 。 至少晚上要回家 , 不能让妻子抱怨:“当年你追求我时 , 在我这赖到半夜还不想走;结完婚可倒好 , 我等你到半夜 , 你还不回来 。 ”1990年 , 林忆莲曾演唱过一首歌——《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 有的男士在这方面做得的确不好 。 同样的道理 , 创业者不能一方面要着新股东的钱 , 另一方面依旧“我行我素” 。 你不再是“快乐的单身汉” , 必须转换角色 , 懂得责任和担当 。
在新公司中 , 各方股东权益共有 , 凡事要交流沟通 , 力求达成共识 。 特别是大股东 , 也不能为所欲为 , 无视小股东的权益和意见 。 在小家庭中 , 哪怕钱都是男人挣的 , 老婆是全职太太 , 遇到事情 , 夫妻间也要有商有量 , 不能仗着自己“胳膊粗、力气大”而一意孤行 。 一个家庭 , 一个月挣了多少钱 , 哪些钱卖奶粉 , 哪些钱要付按揭 , 夫妻之间要有本账 , 信息透明 。
关联交易可以有 , 比如原料采购、经销代理、品牌共享、抵押担保等 。 通过资源共享 , 股东可以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 然而关联交易是一把双刃剑 , 用好了会优势互补 , 用不好就会引起互相猜忌 , 甚至引发事端 。 特别要注意关联交易的公允性 , 处理好财务监督、信息披露和小股东权益保护等问题 。
现实中 , 有人喜欢背着爱人藏“私房钱” , 悄悄交给自己的父母 , 引发了家庭矛盾 。 这相当于大股东利用实际控制权 , 在子公司进行利润转移、资金占用 , 小股东当然会有意见 。 聪明的做法 , 给老婆婆钱时 , 最好要让儿媳妇给 , 给丈母娘钱时 , 最好要让女婿给 。 这相当于让非关联方的执行董事 , 确认这一关联交易的公允性 , 老人也会觉得更有“面子” 。
现代城市生活 , 孩子上中学以前 , 没有老人帮忙带娃 , 真的很难 。 然而父母又是股东 , 又和子公司发生业务往来 , 这就属于关联交易 。 很多孩子感受的生活是“我是妈妈生、外婆养 , 爸爸下班教我去上网 , 爷爷奶奶周末来欣赏” 。 这里我要请爷爷奶奶注意 , 外公外婆跑菜场就是在出力 , 相当于无形资产入股 。 爷爷奶奶欣赏完孙子转身离去时 , 应该用有形资产做出补偿 , 留下一个装钱的信封 。 毕竟孩子跟着爷爷的姓 , 亲家母出力 , 你不出钱?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