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她24年如一日 中国好人张荣菊:苦难接踵,她为家人撑起一片天!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
她24年如一日 , 对前夫母亲不离不弃、精心赡养 。 在现任丈夫罹患重病后 , 她又用柔弱双肩独自扛起整个家 。 她叫张荣菊 , 1958年7月生 , 德州市武城县广运街道曲庄村村民 。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她24年如一日 中国好人张荣菊:苦难接踵,她为家人撑起一片天!
文章图片
张荣菊 。 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
突遭横祸 , 她选择不离不弃
1978年 , 张荣菊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庭 , 丈夫在工厂上班 , 他们婚后育有两儿一女 。 日子本该这样一直平淡幸福下去 , 但20多年前 , 这个幸福的小家突遭横祸 。
1996年 , 张荣菊的前夫因意外不幸去世 , 本就患有脑血栓的婆婆 , 难以承受丧子之痛 , 病情日益加重 。 突遭横祸 , 张荣菊一下变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 。 上有患病的婆婆需要照料 , 下有尚未成年的三个孩子需要养育 。 悲痛过后的张荣菊 , 擦干眼泪 , 毅然选择支撑起整个家庭 , “我要代替丈夫 , 把这个家撑起来” 。
为了养家糊口 , 她起早贪黑 , 一边种地一边养牛养羊 , 再苦再累 , 她都咬牙苦撑着 , 不让孩子和婆婆受一点委屈 。
重组家庭 , 她带着婆婆再婚
日子的艰辛 , 亲戚朋友都看在眼里 , 纷纷建议她再婚 , 张荣菊心里清楚:婆婆没了老伴如今又没了儿子 , 无依无靠还患病卧床 , 一个人怎么生活呢?自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弃她于不顾 。 而且自己与婆婆相处十几年 , 早已产生了亲似母女的感情 , 实在割舍不下 。 于是她提出了一个择偶条件:必须要带着老人 。
这一条件 , 让不少求亲者打了退堂鼓 。 但鲁权屯镇西王屯村的郭延彬却被她的这份善良和孝心打动 , 和她结为连理 , 共同担起这个家 。
郭延彬来到这个家后 , 与张荣菊共同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 他们相互搀扶 , 真心实意地赡养老人 , 含辛茹苦地拉扯着三个未成年的孩子 。 20多年里 , 尽管生活依然充满艰辛 , 但一家人和和睦睦、其乐融融 。
提起郭延彬 , 张荣菊对他满是感激 , “亏了有他 , 有人能搭把手” 。 郭延彬也一直支持照顾着老人 。 前几年他们所在的曲庄村拆迁 , 没有地方住 。 他们本来打算在县城租房住 , 但考虑到老人在农村的生活习惯 , 郭延彬主动提出将老人接到他的老家鲁权屯镇西王屯村 , 盖好房子将老人安顿下来 。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她24年如一日 中国好人张荣菊:苦难接踵,她为家人撑起一片天!
文章图片
张荣菊(左)照顾患病的婆婆 。 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
他们照顾老人的事迹也感动着周边的邻居 。 “伺候可周到了 , 收拾得又干净 , 衣服也整齐 , 还经常给买零食吃 。 老人能活这么大岁数 , 全靠他老两口伺候得好 。 ”邻居提起他们止不住地夸赞 。
双重重担 , 她毅然撑起这个家
随着年龄的增长 , 张荣菊的婆婆陆续出现小脑萎缩和脑血栓并发症 , 病情日益加重 , 生活不能自理 。 张荣菊不怕脏不怕累仔细照顾 。 每次喂饭 , 她和丈夫一起把老人抱到床边坐好 , 给老人穿上鞋子 , 脖子里戴上围兜 , 一整套流程下来 , 像照顾孩子一样 。 老人经常只张嘴 , 却不下咽 。 一顿饭喂下来 , 每次都得一小时 。 张荣菊不仅不嫌麻烦 , 还担心时间长了饭就凉了 , 每次都先给老人盛小碗 , 剩下的饭先温着 。
孩子们慢慢长大 , 命运多舛的张荣菊本该到了苦尽甘来、安享晚年生活的时候 。 可天有不测风云 , 2015年 , 张荣菊的现任丈夫郭延彬被查出舌癌 , 让本就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 。 张荣菊和孩子们又开始奔波在求医问药的路上 。
经过手术 , 郭延彬被切掉三分之二的舌头 , 在长达半年的化疗后 , 虽然保住了性命 , 却失去了劳动能力 。 郭延彬还患有坐骨神经痛 , 连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 。 因手术原因 , 郭延彬不能和正常人一样吃饭 , 一天三顿以流食为主 。 为了保证营养 , 张荣菊变着花样做饭 , 从不嫌麻烦 。 为了两个病人健康 , 她自己省吃俭用 , 把好吃的都留给婆婆和丈夫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