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内心不幸”的人,再多的物质都拯救不了( 四 )


我最喜欢的几个人 , 隐居后的陶渊明 , 苏东坡 , 瓦尔登湖的梭罗 , 光着脚在大街上与人讨论什么是真理的苏格拉底 , 在我看来 , 他们都是幸福的 , 而且这种幸福 , 都不是因为外在的东西带来的 , 而是因为他们内在的平和和丰富 。
陶渊明隐居后 , 可以说是很穷的 , 他喜欢喝酒 , 可是穷得经常喝不起 。
在《五柳先生传》里说 , 亲朋招待他的时候 , 他就痛痛快快地喝 , 喝醉了就睡 。
就这样一个人 , 家里的浊酒刚熟 , 就迫不及待用头巾漉酒喝 , 和人在屋外的花丛中对饮 。
这种幸福 , 内在不够平和和丰富 , 是可望不可即的 。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内心不幸”的人,再多的物质都拯救不了
文章图片
苏东坡被流放到儋州 , 也是穷困潦倒 , 可是农人送他一个西瓜 , 他就高高兴兴 , 又唱又笑 。
而梭罗呢 , 瓦尔登湖边造房子的时候 , 干活多累 , 收益还不多 , 但是他干得高高兴兴 , 房子盖好了 , 连小动物进屋来 , 他都仔仔细细观察 , 说家里来客人了 。
再说苏格拉底 , 一年到头就传一件衣服 , 有时候还赤脚走路 , 可是他说自己一生幸福得要命 , 就连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了 。
用叔本华的话来说 , 就是 , “
一个人的幸福 , 乃至他的整个生存方式 , 最根本的就在于他自身内在的素质 , 这种内在的素质决定了一个人能否获得内心的幸福 , 而外在之物 , 只能间接地影响人的幸福 。

无法从内心获得幸福的人 , 就只有通过外在的东西 , 为自己营造一个看似幸福的假象 。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内心不幸”的人,再多的物质都拯救不了
文章图片
06
杨绛先生说:“人活着 , 不一定是为了享受 。 ”
但人活着 , 一定是为了幸福 。
只不过 , 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 , 有人献身艺术 , 追求艺术就让他幸福 , 就像福楼拜说的“艺术广大至极 , 足以占据一生 。 ”
有人渴望智慧 , 于是献身思考 , 就像苏格拉底 , 就像第欧根尼 , 靠近真理让他们觉得幸福 。
而除了这些人之外 , 广大的人要求的幸福 , 则更为具体 , 努力工作 , 拼搏向上 , 是为了幸福 , 只是很多人因为内在不够丰富 , 容易被外在的东西占据 , 就只看到了外在 。
但我相信 , 人们不管追求什么 , 都是为了获得幸福 , 努力工作不是为了钱 , 而是钱能带来的幸福 , 获取名声不是喜欢看一群人鼓掌 , 而是名声带来的幸福 。
但是别忘了 , 幸福在你自己 , 不在外面 。
别忘了像叔本华说的:
智者 , 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 ,
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 。
而那些愚不可耐的人总是害怕空闲 ,
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 ,
所以总是给自己找些低级趣味的游戏 ,
给自己一点暂时的快感 。
你本身才是幸福的根源 , 通过外物获得的幸福 , 终究只是短暂的幻梦 , 就像泡沫 , 虽然看起来美轮美奂 , 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