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愚蠢的行为,就是不停纠正别人( 二 )


张大千这才明白 , 根本就没有什么农人 , 而是齐白石纠正他错误的委婉表达 。
不得不承认 , 齐白石的高明 。 除了作品隽永 , 人品更是后世的榜样 。
如果一个人 ,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 不留余地 ,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 不顾后果 。 即使他的言行放之四海皆准 , 也会伤及无辜 。
尼采说:“不乱评价别人 , 不轻易对别人下判断 , 不在人后说闲话 。 少去想别人如何 , 就是好人的做法 。 ”
人与人相交 , 其实好人很难做 , 他们说话做事从不随心所欲 , 而是走心入脑 , 多几个弯 , 多几分善 , 多考虑一下别人的处境 。

?世上最愚蠢的行为,就是不停纠正别人
文章图片
03
谨言慎行 , 是一种智慧
古人云:“交浅言深 , 君子所戒 。 ”
交往中 , 不管多么亲近 , 口不择言 , 就可能招致反目成仇 , 而言语靠谱 , 态度严谨 , 便会让人信服 , 久处不疑 。
但凡聪明一点的人在言行上无不是谨小慎微 , 处处小心 , 他们紧睁眼 , 慢张口 , 三思而后行 。
《史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
范雎(jū)来到秦国 , 秦昭王在宫廷中迎接他 。
秦王让左右的人都退下 , 只留下他和范雎 , 他跪着请求说:“先生拿什么来赐教寡人?”
见此情景 , 范雎什么都没说 , 只回答了“对 , 对 。 ”
过了一会儿 , 秦王再次请求 , 范雎还是只说:“对 , 对 。 ”
这样问答了三个回合 , 秦王长跪着问范雎:“先生不肯赐教寡人吗?”
范雎表示歉意说:“是臣子不敢这样啊 。 ”
原来 , 范雎明白 , 做说客绝非易事 , 弄不好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
他刚到秦国 , 且是一介布衣 , 和秦王没有交情 , 可不敢犯下“交浅言深”的错误 。
所以 , 他加深试探 , 先摸清秦王想听什么 , 想干什么 , 才敢给出自己的见解 。
《鬼谷子》有言:“其身内 , 其言外者 , 疏;其身外 , 其言深者 , 危 。 ”
翻译过来是:关系近 , 但话不贴心 , 来往就要渐行渐远;关系远 , 却口味太重 , 深入内情 , 便会招来危险 。
行走于江湖 , 无论做什么 , 说什么 , 都不能少了忧患意识 , 敬畏之心 , 这才是保证人生顺畅安然的金钥匙 。
正如一句话说的好:会说是能力 , 不说是智慧 , 但恰到好处的沉默 , 却更让人感到安心 。
真正的智者 , 说三分 , 做七分 , 点到为止 , 谨言慎行 。

?世上最愚蠢的行为,就是不停纠正别人
文章图片
04
《增广贤文》中说:“以责人之心责己 , 以恕己之心恕人” 。
如果你能在指责别人的时候 , 先反思自己 , 就会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 。 如果你能做到像容忍自己一样去容忍别人 , 生活里就会少许多计较 。
其实不然 , 刺耳的“忠言”听多了 , 就像是一场慢性消耗 , 深深侵蚀着我们 。
在这个世界上 ,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 有自己的立场 , 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
?世上最愚蠢的行为,就是不停纠正别人】关注对方当下的感受 , 不是以爱之名 , 施加恶之意 , 才是一个自律之人所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