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 农民父亲靠着“讲故事”,把儿子送进哈佛,成了科学家( 二 )


“在新环境中了解自己的差距,找机会补上差距”,何江这么描述他的努力 。
他硬着头皮,申请给哈佛的本科生当辅导员,深入了解美国的教育体系和校园文化,同时让自己的英语表达方式从“中式”步入“美式” 。到了读博士期间,何江就可以给哈佛本科学生上课了 。
做到这一点,说明他不仅是聪明,而是逆商很高,在任何一个环境中都具备学习能力,迎头赶上 。
今天,我们培养孩子,其实不就是要培养这些吗?——一个农民父亲在瞎编乱造的故事里传递给儿子的,不就是家庭教育的精髓吗?
2
一个果敢的母亲
吃苦耐劳,言传身教
何江如此描述自己的母亲:

  •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一只毒蜘蛛咬伤了我的右手 。我问我妈妈该怎么处理,我妈妈并没有带我去看医生,她决定用火疗的方法治疗我的伤口 。
  • 她在我的手上包了好几层棉花,然后泡上白酒,往我的嘴里塞一根筷子,接着打火点燃了棉花 。灼热很快透过棉花,开始炙烤着我的手 。灼痛让我忍不住想大叫起来,可嘴里的筷子却让我发不出来 。我只能看着自己的手被火烧着,一分钟,两分钟,直到妈妈扑灭火苗 。
  • 没有一个合适的医生可以来帮我处理蜘蛛咬伤的伤口,我忍不住问自己,为什么我在当时没有能够享用到这些更为先进的治疗方法呢?”


哈佛 农民父亲靠着“讲故事”,把儿子送进哈佛,成了科学家
文章图片
一个很勤劳,朴实,解决问题的母亲,也把一个梦想放在儿子心里——你长大了能不能帮助父老乡亲?有更好的,疼痛更少、风险更低的治疗方法?
所以你看, 做父母不是给孩子最好的条件 。
而是鼓励孩子看到更好的条件,更鼓励他把这些好东西用来服务更多人 。
终于,他在哈佛学成,他将把自己的生物学研究和最现代的医学科技,带到如他的家乡一样落后的地区 。
  • “我成长的经历,
  • 教会了我作为一个科学家,
  • 积极地学习知识,
  • 并把知识传递给那些急需知识的人有多么重要 。”

在演讲的最后,何江呼吁所有哈佛学子关注落后地区的医疗,这不正是当年,他父亲每天揉在一个个故事里,教给他的常识吗?这不是他母亲在实际行动中,教给他的梦想吗?

哈佛 农民父亲靠着“讲故事”,把儿子送进哈佛,成了科学家
文章图片
哈佛博士毕业后,何江到“更注重实用性”的麻省理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主攻生物医药领域,“主要是癌症的早期检测以及人造微型肝脏的研究” 。

哈佛 农民父亲靠着“讲故事”,把儿子送进哈佛,成了科学家
文章图片
2017年,美国福布斯医疗健康领域发布“30位30岁以下创变者”的榜单,何江也赫然名列其中 。
何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采访人员采访时说:“现在乡村逐渐流行读书无用论,认为寒门很难再出贵子 。这样的观点让我觉得挺无奈的 。
教育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能够把一个人从一个世界带到另一个不同的世界 。我希望我的成长经历,能给那些还在路上的农村学生一 点鼓励,让他们看到坚持的希望 。”
雅亿说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