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成立于2020年5月的豆瓣网“985废物小组” , 被一个名校毕业却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建立 。
仅仅半年时间就聚集了11万人 , 他们都自称“名校废物” , 在这里讨论如何解决失业困境 ,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宣布已经放下“优秀和成功”的思想包袱 , 接受自己是普通人的现实 。
即使985、211学子也逃不过“不好好干就会失业”的命运 , 社会已经盛不下他们的名校光环 。
我们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 最大的共识 , 应该是 , 等你我的孩子长大之后 , 上了大学就会拥有好工作和好生活的逻辑已经不成立 。
文章图片
今天雅亿写猪厂 , 就是想更新大家对于一些行业的看法 。当然也包括对技术工人的看法 。
都知道 , 制造业目前面临着严重的“技工荒” , 高技能工人的薪水 , 因而水涨船高 。
上海市2019年 , 技能人才平均工资为12.79万元 。虽然这个月薪一万在上海还是低工资 , 但是过几年可能又涨了 。雅亿遇到过很多高收入的匠人 。比如说 , 手艺特别好的旗袍师傅 , 可以修远洋轮船电机的电工等待 。这些人的收入很高 , 可替代性低啊 。
所以说 , 我们真是可以放下这种对孩子读书成绩的焦虑 。读得好 , 上了名校 , 读了硕士 , 也有人去养猪啊……
很多父母把孩子的学业看作是自己的价值 , 把教育变成家庭荣誉的竞赛 。而无处不在的社交媒体 , 又无限放大了这一场极端的比赛 , 其实这都是错误的价值观 。
3
不要鸡娃
要尊重每个孩子是
独一无二的奇妙创造
雅亿接触过很多心理有问题的孩子 。告诉大家一个绝非耸人听闻的数据 , 名校中学生的抑郁症比例达到了40% 。如果你不信 , 那说明你教子有方 , 孩子很阳光 。看到一个个孩子内心扭曲的时候 , 我会发自内心感慨说:
做学霸上名校是有代价的 , 这个代价不是一代人 , 而是两代+;不是一个人 , 是爷爷奶奶两家人 。
要不要付出这种代价让孩子进入大学 , 还要承担他多年后可能失业的风险 。这种代价的性价比怎么样 , 是每个家长面前的试卷 。
这份卷子摆在面前的时候 , 雅亿也焦虑过 。
娃生多后 , 焦虑就自然化解了——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内在生命的建设与fushi发展上 , 好好经营夫妻关系、有恩典有真理的亲子关系 。娃的学习成绩 , 我不求最好 , 只求不差+心理健康+有责任感 。
文章图片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Richard Weissbourd教授指出 , 要回归到教育的初心 , 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 而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你这个家长很成功 。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鸡娃”?
是因为我们不能接受自己孩子的普通 , 想证明孩子是优秀的 , 我们希望自己是别人眼里成功的父母 。
其实吧 , 放下面子 , 你就会承认——“虎父无犬子” , 咱们不是虎父 , 得个犬子还有啥不知足的?如果想让娃站在第一梯队 , 考名校 , 那咱们一大家人就要从他幼儿园开始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朱婷之父朱安亮:我看到奥运失利后女儿的心痛,牵挂她的个人问题
- 65岁才能退休?看到各行各业的招工年龄限制,人们不说话了
- -01-前阶段在网上看到一组数据 女人离婚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咱们来看看文章吧
-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情感案例 婚后的婆婆太偏心了,我该怎么办?
- 当初和老婆相亲时 老婆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看到同龄人,我咎由自取
- -01-无意间看到这么一句话:一切的烦恼 我爱你,但与你无关,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了
- 看到这东西别扔,一男子光靠捡这个,每年净赚40万,几乎零成本
- 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式
- 港大硕士放弃高薪,与妻子蜗居乡下22平米小屋,13年没买过新衣服
-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 空姐的出轨率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