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与“爹”有何区别?将两个字拆开来才明白,难怪古人叫爹爹

“爸”与“爹”都是父亲 , 到底有什么区别?
有人说 , 这还不简单 , 古代人都叫“爹” , 现代人基本上都叫“爸” , 这就是古代与现代的区别 , 现如今很多国家都将父亲读成“baba”或者“papa” , 为了迎合潮流 , 故我们也将原来比较土气的“爹爹”改成了“爸爸” 。
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 , 很多国产古装电视剧中 , 子女似乎也的确称呼父亲为“爹” , 称呼母亲为“娘”;而现在的社会中 , 十有八九都喊“爸爸” 。
“爸”与“爹”果真就是爹在前 , 爸在后 , 爹是“原产” , “爸”是“后创”的区别吗?
当然不是......事实上 , 是先有的“爸” , 后才有的“爹” , 而且两者虽然都是父亲的意思 , 但区别却很大.......
到底是怎么回事?
且听我一一道来 。
“爸”与“爹”有何区别?将两个字拆开来才明白,难怪古人叫爹爹
文章图片
反正不管“爸”还是“爹” , 皆是“父” , 因此想要搞清楚“爸”与“爹” , 还得先从“父”这个字着手 。
首先来看“父”字读音的由来:
《说文》曰:父 , 矩也;家长率叫者 。
意思即:父亲是家庭规矩的制定者 , 教育权利的执掌者 , 通常只要父亲一出现 , 便都是板着脸 , 站在旁边拿着棍子“扑扑”敲打的那个人 , 久而久之 , 棍子敲打发出的“扑扑”声 , 便就成了“父”字的读音 , 后来又因为父亲觉得不好听 , 或者觉得叫“扑”有损形象 , 便又对“扑”音进行了改良 , 变成了“fù” 。
这就是“父”读音的由来 。

“父”其实在甲骨文中的意思即:拿着木棍或者石斧的人 , 因此“斧”与“父”的读音很像 。
“爸”与“爹”有何区别?将两个字拆开来才明白,难怪古人叫爹爹
文章图片
说白了 , “父”就是负责保卫家园 , 打猎(在原始社会初期皆是以打猎获得食物)的人 。 是力量与依靠的象征 。
“爸”与“爹”有何区别?将两个字拆开来才明白,难怪古人叫爹爹
文章图片
有人说 , 既然有了父亲 , 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叫“爸爸”?
其实还真不是多此一举 。
因为在远古时代 , 对于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来说 , 父亲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 食物的来源 , 安全问题等等 , 都要依赖于强壮的父亲 , 就像好莱坞影片《疯狂的原始人》中 , 如果没有父亲 , 小依一家 , 面对饥饿的威胁、野兽的肆虐、自然的灾害 , 恐怕都撑不了三天 。
所以 , 出于本能驱使 , 生存需要 , 子女们往往都要去“巴结”父亲 , 以求得更多的食物与庇护 , 再加上相对于“父” , “爸”的读音要简单许多 , 对于刚出生不久 , 只会“咿、呀、啊、吧”几个读音的婴儿来说 , 很容易上口 , 久而久之 , “爸”便就成了父亲的首选称呼 。
了解了“父” , 再来看“爸” , 便就简单多了 , “父”下面加一个“巴” 。
巴 , 甲骨文的写法是:
“爸”与“爹”有何区别?将两个字拆开来才明白,难怪古人叫爹爹
文章图片
像不像一个人长着一只不成比例 , 又大又长的手 , 引申意思即:善于攀爬的长臂人 。
大约在五千到三千年前 , 蜀地(今天四川地区)生活着一些瘦高的长臂人 , 他们在深山丛林中攀爬跳跃 , 身手十分灵活 , 由于他们能够长时间“巴”(攀附)在树上或者岩壁上 , 故又被称作“巴人” , 这就蜀地也叫“巴蜀”的原因 。
也就是说“巴”实际上就是攀附 , 附着的意思 。
“爸”与“爹”有何区别?将两个字拆开来才明白,难怪古人叫爹爹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