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的伤,身体都记得

前几天 , 魏女士向媒体叙述了地铁上偶遇的一幕 。
北京地铁7号线上 , 魏女士对面坐着一个女子和一个孩子 , 孩子原本坐在座椅上玩手机 , 一旁的女子先是狠狠捏了孩子的脸 , 口罩都被揪了下来 。
孩子默默戴好口罩 , 女子又打掉了孩子的帽子 , 夺过孩子的手机 。
接着 , 她把孩子的书包扔到地上 , 让孩子跪下 。
有乘客劝阻 , 女子理直气壮地说:“我自己的孩子想怎么管就怎么管 。 ”
就这样 , 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跪了一站地 , 到站后 , 女子快步走出车厢 , 孩子也连忙捡起书包追了出去 。
“不知道孩子做错了什么 , 可孩子也有自尊心 , 大庭广众之下打孩子 , 还让孩子下跪 , 实在不合适 。 ”魏女士又是气愤又是心疼地说 。
|童年时的伤,身体都记得
本文图片

也许是母亲制止孩子玩手机 , 屡教不止 , 忍不住动手;也许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已经多次上演 , 母子俩都已习以为常 。
一个家庭中 , 成年人与孩子的情绪互相影响 。 脾气暴躁的父母 , 大多会有习惯隐忍的孩子 。
很多人都知道 , 压抑的坏情绪 , 会成为身体的病 , 那么 , 如果压抑情绪的是孩子呢?
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遭受了暴力的教育方式、情感上被忽视 , 又因为自身的弱小无法反抗 , 所有的愤怒、委屈 , 压抑在心底 , 会不会对他们的身体构成危害呢?
《深井效应》中 , 一项长达20年的医学研究的结果显示 , 童年不良经历不仅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深刻的影响 , 甚至会持续几十年地改变他们的身体 。
《深井效应》的作者娜丁·伯克·哈里斯 , 是知名儿科医生 , 也是美国青少年健康中心创始人 , 她通过3万份包括成年人和孩子在内的案例研究 , 揭示了童年不良经历对未来身体健康的深远影响 。
|童年时的伤,身体都记得
本文图片

娜丁·伯克·哈里斯|四川文艺出版社
书中讲到一个案例 。
圣迭戈一家肥胖门诊的医生费利蒂 , 接诊了患者佩蒂 。
佩蒂在短短51周内 , 从84公斤减到了59公斤 , 但是很快 , 这些减掉的重量又回到她身上 。
费利蒂医生为她做了一项身体检查 , 没有任何体征表明她的身体和新陈代谢有问题 。
医生试着与佩蒂交谈 , 佩蒂不好意思地说:“我觉得我在梦游吃东西 。 ”
佩蒂十几岁的时候有梦游的习惯 , 长大之后就消失了 , 但是最近发现醒来时厨房会变得跟睡前很不一样 。
锅和盘子是脏的 , 盒子和罐头也被打开了 。 吃东西的人是她自己 , 但她什么也想不起来 。
经过深入的了解 , 医生得知 , 佩蒂在一家疗养院工作 , 前不久有一位入院的男性患者 , 总是喜欢骚扰她 。
他比佩蒂年长很多 , 夸她身材好、漂亮 , 要追求她 。
没有实质性的侵犯 , 和她的复胖有没有关系?
惊人的是 , 佩蒂在10岁的时候被熟人性骚扰 , 从那时起 , 她就跟体重苦苦斗争 。
几十年后 , 复胖又出现在她被骚扰的时候 。
|童年时的伤,身体都记得
本文图片

费利蒂医生发现这个关联之后 , 特意调查了将近200个同类的复胖患者 , 发现大部分在童年时有过深刻的不良经历 。
他们把体重作为一堵心理和情感的高墙 , 用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 有时候 , “体重”这层保护衣被脱下了 , 但在下一次遇到类似状况时 , 他们又会将它披回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