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的考点是知识海洋里的小岛 , 先见到海洋 , 再学习小岛 , 自然不觉得费力 。
本文图片
在郝景芳的求学中 , 从未因为分数和考试而难过 , 她所忧伤的是自己达不到偶像的思维境界 。
直到30岁时再回头看 , 她才与这种沮丧和解 。
如果一个人的梦想足够大 , 哪怕ta只做到目标的10% , 也要比平常人的成绩好多了 。
本文图片
28岁那年 , 郝景芳开始写《北京折叠》 。
那时她顶着清华经济学博士的头衔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实习 , 单位在国贸一期 , 每天接待叱诧风云的国际商界名流 , 楼下是卖进口食品和奢侈品的商店 , 脚踩高跟鞋的自己也宛若成功人士 。
而她的家在被工地环绕的北五环 。
熬夜工作时她能看到开吊车的工人 , 半夜才能进京的拉工程物料的车辆 。
此外 , 她家楼下有一个非常大的农贸批发市场 , 小商贩的子女上幼儿园上小学非常困难 。
每天从北五环的家去往国贸上班 , 仿佛穿越空间 , 感觉有些魔幻 。
从宏观角度思考世界 , 人不过是些数字零头 , 但你进入到每一个个体时 , 他的生活就是他的全世界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于是郝景芳写了一个故事 。
在故事中 , 北京分为三个空间 。
第一空间住的是500万政治和金融精英 , 第二空间住的是2500万白领和中产 , 第三空间住着5000万贫民 。
一个贫穷的垃圾工人老刀 , 为了给女儿凑舞蹈班学费 , 不惜铤而走险穿越空间帮人送信 。
写信人是一个第二空间的大学生 , 他不知道自己爱慕的第一空间白富美已经嫁给了门当户对的老公 , 付费委托老刀帮自己送一封情书 。
听起来是一个绝望的寓言 , 但在小说发表后 , 一直在做基层教育的郝景芳认为 , 教育可以穿透结构性的社会问题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看郝景芳的成长背景 , 除了天资优越之外 , 有两个点值得借鉴 。
一是郝景芳自己说过的:孩子的心中一定要有光 , 见过最好的才能有参照 。
不要狭隘地去跟邻居家比较 , 而是要让孩子感受到世界的大、智慧的高 , ta才能有无限自我提升的勇气 。
梦做大一点 , 看得远一点 , 做不到也没关系 。
即使到不了宇宙尽头 , 也强于只到水塘尽头 。
这光芒的建立来自于大量阅读人文科学同时启蒙的通识教育 。
相对于补习班、夏令营 , 阅读是最便宜最有效的利器 。
本文图片
二是遇言姐自己想到的:孩子是一个混沌体系 , 你只能是负责供给 , 但是无法预料输出 。
什么意思呢?
比如郝景芳读过少女漫画的《凡尔赛玫瑰》 , 我也读过 , 但我没有像她一样扩展到对历史的兴趣 。
比如你给我讲中子星的物质有多沉 , 我也就是惊讶一下下 , 不会出现郝景芳的那种“晕眩时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刘亦菲|“刘亦菲只要20万彩礼?!”这截图给我笑不活了哈哈哈哈
- 和一个做大学老师的朋友的聊天 定下来,只要结婚了,其他我们什么也不需要了
- 大寒 等一场雪停,等一朵花开,只要心存热望,寒尽就是春生
- 顿悟:这才是面对梦想的姿态
- 人生有时很短,只要不放弃,终究会有一天得到你想要的
- 我用这张图,启发孩子思考2022年梦想行动清单
- 你的梦想实现了吗?
- 相爱 梦想不能当饭吃,却能让生命发光
- 早安吉祥:不攀比,少埋怨,不求钱,不争权,只要心安,早安
- |爱情,什么都好,只要不留下“永久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