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出众 在“独来独往”中,人们更容易看清事物的真相

一个人的出众 , 往往从不惧孤独开始 。
年岁越大 , 越是觉得 , 容易成功的人 , 都格外“孤独” 。
钱钟书在写《围城》时 , 经常将自己关在房门里 , 没日没夜的构思、书写 。
《早起魔法》中的杰弗·桑德斯喜欢早起 , 因为他觉得早晨的时候才完全属于自己 , 孤独即自由 。
多少能够成功的人都是如此 。
人们常说 , 成功离不开合群 , 有别人帮忙的确很重要 , 可合群与不惧孤独从来都不冲突 。
正确的合群 , 是不因畏惧孤独而随意交际 , 更是能在有人相伴的时候 , 仍旧给自己留有一些独处的时光 。
鲁迅先生曾言:“猛兽总是独行 , 牛羊才成群结队 。 ”
真正的强者 , 大多喜欢独来独往 。 因为在“独来独往”中 , 人们更容易看清事物的真相 , 这一点 , 用心理学就能解释 。
一个人的出众 在“独来独往”中,人们更容易看清事物的真相
文章图片
一个人的出众 在“独来独往”中,人们更容易看清事物的真相
文章图片
“从众效应”:合群会降低“智商”
1952年 , 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 。
他请来一些志愿者 , 让他们依次进入一个房间 , 配合实验人员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 这些志愿者进去时 , 里面已经有了五个人 。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 , 那五个人其实是实验人员所安排好的 。
当时的问题很简单 , 从几个简单的线条中 , 选出自己觉得最长的那一条 , 线条之间的差别很明显 , 可五个被安排好的人 , 都选择了同一个错误答案 。
唯一的志愿者 , 虽然有自己的判断 , 可当他发现自己同别人的答案不一样时 , 开始犹豫 , 逐渐想要改变 , 最后也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
有这样的结果 , 其实就是受到了“从众效应”的影响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 所谓“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影响的时候 , 往往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的现象 。
一个人的出众 在“独来独往”中,人们更容易看清事物的真相
文章图片
人都是群居动物 , 所以处在群体当中的时候 , 为了不被群体排外 , 往往会配合群体的选择 , 哪怕自己明知道是错的 。
这样一来 , 长期的附和他人 , 只会让自己变得人云亦云 。
也是因为如此 , 也不难理解勒庞为何会在《乌合之众》中写道:
“人一到群体中 , 智商就严重降低 , 为了获得认同 , 个体愿意抛弃是非 , 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 ”
合群会降低“智商” , 其实不是真的让智商降低 , 而是让很多人逐渐失去了判断是非、做出选择的能力 。
一个人的出众 在“独来独往”中,人们更容易看清事物的真相
文章图片
“布里丹毛驴效应”:越合群生活越混乱
“布里丹毛驴效应” , 源于一则寓言故事 。
哲学家布里丹养了一头毛驴 , 他每天只给毛驴准备一捆草 , 毛驴十分健康 , 有一天 , 布里丹的朋友多送了他一捆草 。
一个人的出众 在“独来独往”中,人们更容易看清事物的真相】当他将两捆草都放在毛驴面前时 , 毛驴开始纠结 , 不知道该选哪一个 , 最终导致自己饿死在了粮草面前 。
一个人的出众 在“独来独往”中,人们更容易看清事物的真相
文章图片
这个故事很难是真的 , 因为毛驴不具备理性思考的能力 , 只会凭借本能做事 。
但布里丹说这个故事的目的也不是讲故事 , 而是告诉人们——当一个人永远徘徊于两件事 , 两种意见和选择中时 , 大多会一事无成 。
过分合群 , 太在意社交 , 时常会带来相似的麻烦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