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翻身农奴的四世同堂幸福年
本文转自:新华社
文章图片
次旦老人在吃糌粑(1月22日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孙非摄
在位于西藏日喀则拉孜县扎西宗乡杂村的家中 , 次旦老人一脸幸福的微笑 , 家中小辈正轮流上前和她行碰头礼 。
今年 , 日喀则藏历农家年和春节“巧遇”同一天 , 虽习俗不同 , 但年味皆浓 。 次旦的儿孙早早开车去县城采买了年货 , 儿媳妇们在家准备过年吃的羊头、切玛等传统特色美食 。 家中的第四代 , 次旦老人的重孙子和重孙女们 , 则穿上了漂亮的藏装 , 头戴绿松石点缀的头饰 , 在家中欢快地跑来跑去 。
“这样的日子 , 以前想都不敢想 。 ”1943年出生的次旦老人 , 在民主改革以前是“差巴”(领种份地 , 向农奴主支差役的人) 。 各种名目繁多的差役、赋税榨干了次旦家的收入 , 剩下的部分只够勉强生活 。
那时候 , 次旦最害怕下雨下雪 , 因为家里住的低矮土坯房四面漏风 , 屋顶漏雨 。 屋里没有床 , 睡觉时就在地上铺一张毛已经掉光的破毯子 。 下雨之后 , 家里地上泥泞不堪 , 毯子常常浸在泥巴里 。
“小时候过年也有羊头、切玛可以吃 。 ”次旦老人说 , “但和今天不同的是 , 即便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 , 我们也只能吃两口尝个味道 , 没办法敞开肚子吃饱 。 ”
1959年 , 雪域高原开启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 , 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被彻底废除 , 次旦一家也迎来了春天 。
“眼瞅着 , 生活慢慢好起来了 , 也变富起来了 。 ”次旦老人说 。 如今 , 她家已是四世同堂 , 尽享天伦之乐 。 一家11口人住在新建的二层小楼里 , 生活富足 , 无论雨雪风霜 , 都再无饥寒与匮乏 。
文章图片
次旦老人在和重孙女行碰头礼(1月22日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孙非摄
文章图片
次旦老人的儿孙们在一边弹扎念琴一边跳舞(1月22日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孙非摄
文章图片
次旦老人的重孙女们在谈笑嬉戏(1月22日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孙非摄
文章图片
次旦老人的孙子(左一)在教重孙子如何敬酒(1月22日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孙非摄
文章图片
次旦老人的孙女给家人敬上青稞酒(1月22日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孙非摄
文章图片
次旦老人的重孙女在家中玩耍(1月22日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孙非摄
文章图片
次旦老人的重孙女在家中玩耍(1月22日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孙非摄
文章图片
次旦老人孙女给家人敬献人参果(1月22日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晋美多吉摄
文章图片
次旦老人的孙子在喝青稞酒(1月22日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晋美多吉摄
文章图片
次旦老人的家人在玩西藏传统游戏掷骰子(1月22日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晋美多吉摄
文章图片
次旦老人孙子在吃过年必吃的传统特色美食羊头(1月22日摄) 。 新华社采访人员晋美多吉摄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瓜子 一位穿着清爽的魅力宝妈,干练的的短发很有女人味
- 生活中不免要接触到异性 如果他频繁加异性微信,那他很大可能是一位不专一的人
- 本文转自:文汇报亲爱的儿子:我知道你最近初三了 一位妈妈写给“青春期”叛逆儿子的15句话,句句在理……值得每个家长看一看
- 玛丽莲·梦露|“世上最美女人”过世,被说“连梦露也不如她”?影史活传奇,又走了一位
- 1有一位主持人说过:“学会归零 50岁后,学会归零,不念过往,不惧将来
- 1/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里面说道:真爱的第一个征兆在男孩身上是胆怯...|当一位男人“爱你入骨”的时候,才会有的四个表现
- 元宵节为了纪念哪一位名人 元宵节跟谁有关系
- /1/后台收到一位男性朋友粉丝朋友的私信问题 那么说到底,当一个女人忘不了男人时,是什么样子?
- /1/忘记在哪个网站看到一位结婚多年仍旧幸福恩爱的男性朋友分享自己的经验说 多说这些话,女性朋友就会越爱你,你们感情也会跟着越来越幸福的
- 人生是一条单行道 女人,无论何时,都该把爱自己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