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想“保持团结”,需要做好一件事

何所欢 , 两性情感心理学写作者 , 写有情的故事 , 有趣的陌生人 , 有料的知识 。
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想“保持团结”,需要做好一件事
文章图片
知乎上有个问题:
“父母不在了 , 兄弟姐妹的感情就会越来越淡吗?”
很多网友分享自己的家庭经历 。
有人说:父母在的时候 , 兄弟姐妹感情都不怎么好;父母不在了 , 彼此的感情只会越来越糟糕 。
有人说:
父母是维系子女之间感情的纽带 , 父母离开了 , 兄弟姐妹之间就失去了纽带;彼此都有家庭 , 精力都会放在自己的小家中 。
也有人说:
如果父母离开后 , 兄弟姐妹之间依旧能有一个“主心骨” , 那彼此的感情也不会太糟糕 , 依旧能保持好的关系 。
其实 , 兄弟姐妹之间想要感情一直稳定处下去 , 需要“凝聚力” 。
这3个字很重要——凝聚力 。
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想“保持团结”,需要做好一件事】什么是凝聚力?就是兄弟姐妹一群人中 , 有一个主心骨 , 说话有分量 , 能被大家认可的人存在 。
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想“保持团结”,需要做好一件事
文章图片
有个网友说了他家的经历 。
他父亲兄弟姐妹5人 , 他家是老小 。
父亲上面有两个哥 , 两个姐姐 。
虽然爷爷奶奶已经不在了 , 但他们几家人的关系非但没有变淡 , 反而比之前走得更近了一些 。
原因就在他的大伯 。
他大伯就是整个家族的“凝聚力” , 充分展现了带头大哥的魅力和手段 。
每一年 , 大伯都会张罗着兄弟姐妹几家人 , 全都到他家里聚餐吃饭 , 雷打不动 。
平日里谁家遇到了困难 , 有什么事情 , 也都是大伯牵头第一个出面帮忙 。
有钱的就出钱 , 没钱的就出人 , 彼此之间的关系始终处于平衡且稳定的状态 。
一个家族的凝聚力 , 主心骨角色很重要 。
有了主心骨 , 家庭才能越来越团结;
没有主心骨 , 彼此都只考虑自己 , 那这个家族也会分崩离析 。
那么 , 该如何增加“凝聚力”呢?
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想“保持团结”,需要做好一件事
文章图片
1、有共同的“利益联结”
利益永远是最好的捆绑手段 。
人性的本质 , 其实都是“趋利避害”的 。
古语云:
“穷在闹市无人问 , 富在深山有远亲” 。
如果兄弟姐妹之间 , 有一个人混得特别好 , 有钱 , 有能力 , 有人脉 。
那么在他的带领下 , 其余的几个兄弟姐妹也会过得越来越好 。
及时他没有主动帮助兄弟姐妹 , 也会被大家视为“主心骨” 。
在大多数家庭里 , 一个人过得好 , 并且有足够的能力时 , 他往往会帮助自己的至亲 。
能让一个家族越来越好的事情 , 谁不想去做呢?
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想“保持团结”,需要做好一件事
文章图片
2、增加凝聚力 , 需要多来往
任何关系 , 任何人情 , 本质上都是“你来我往” 。
什么意思?
彼此之间多走动 , 多交流 , 多建立一些人情关系 , 多麻烦一下对方 。
只有保持互动 , 彼此的关系才能始终稳定维持下去 。
比如说:
兄弟姐妹几个人 , 即使住得比较远 , 但一年到头也会到每家走动一两次 。
即使没时间 , 也会经常给对方开视频 , 聊聊天 。
这就是互动 。
聊什么不重要 , 送什么礼物不重要 , 重要的是让彼此心中有这份感情 。
你不来 , 我不往的话 , 即使再亲密的血缘关系 , 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淡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