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个银行查询已故儿子存款”的老人终于找到存款了:人民币3元( 二 )

“挨个银行查询已故儿子存款”的老人终于找到存款了:人民币3元
文章图片
可见 , “穷人遍地跑 , 看你找不找” , 就算在盛世下 , 也并非危言耸听 。 在小说《悲惨世界》中 , 悲天悯人的作家雨果曾说:“贫穷使男人潦倒 , 饥饿使妇女堕落 , 黑暗使儿童贏弱” 。 这是作者警示世人的三个问题 。 “挨个银行查询已故儿子存款”的老人终于找到存款了:人民币3元
文章图片
在这里 , 雨果说的是社会问题 , 具体到每个人却并非总是如此 。 然而 , 贫穷的人如果坚持善良 , 守住底线 , 除非他们最终能脱离贫穷 , 否则 , 至少在世人眼里 , 这个群体将显得更加可怜 。 “痛并快乐着”终究还是快乐 , 但穷并善良着 , 并不忘初心地坚持善良着 , 则更多只能凸显了人生的无奈 。 就像邯郸这对查询已故儿子存款的老人 , 他们生活困难 , 但却依然保持着那份善良 。 在高女士最初为他们提供服务时 , 曾建议老两口去询问一下儿子的同事或者朋友 , 看看当初的工资卡是在哪个银行办理的 , 因为这样查询起来会比较方便 。 老人却说:“算了 , 不想麻烦别人 , 我们这种家庭 , 儿子一不在 , 可能其他人也不愿意和我们打交道 。 ”现在 , 他们找到了儿子的存款 , 却不想取了 。 或许他们想给儿子留个纪念 , 又或者想给自己留个念想 , 那就是 , 年轻的儿子虽然不在人世了 , 但是 , 他在中国人民银行里是有存款的 。 如果老人的已故儿子能在另一个世界跨界接受电视采访 , 他和采访人员之间或许也会有一段类似于《私人定制》结尾的对话:他愿意捐出一百万、一千万、一个亿 , 甚至十个亿 , 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 但是 , 他不愿意捐出3元钢镚儿 , 因为他真的有3元钢镚儿 , 就在他的银行账户里 。 那是一个早逝的90后留给贫寒父母的最后念想 , 他怎么舍得捐给别人呢?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