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素养跟内涵 越没本事的人,越爱说这些话,有本事的人反而不爱说
“一个人的素养跟内涵 , 往往会在生活中的不经意处体现 。 ”
这是《真实的信仰》中的一句话 。
人人都可以在大事上伪装 , 所以小事上 , 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和实力 。
好比语言 , 一个人的口头禅和常说的话 , 就能代表自己的所思所想 , 而从他的所思所想中 , 也能看出一个人的真实水平 。
因为将什么样的话说出口 , 往往是能力和心境决定的 。
换句话说 , 心境和能力相辅相成 , 慢慢影响着一个人的言行举止 。
观察生活中真正优秀的人不难发现 , 越没本事的人 , 越爱说这些话 , 有本事的人反而不爱说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吹嘘炫耀的话
曾看过一则问答 。
问:如何快速识别一个人的水平?
答:“一个人越是喜欢强调什么 , 往往越缺少什么 。 ”
林清玄之前讲过的一个故事 , 就能说明这个道理 。
他带一位朋友去喝茶 , 这位朋友不断说自己喝过多好的茶 , 眼前的茶口感有多么一般 , 言语中不断提及自己的人脉有多广 , 地位有多高 。
但他不知道的是 , 林清玄选择的这个茶舍 , 老板才是真正的“世外高人” , 所收集和品尝过的茶比很多人见过的茶都多 。
然而 , 真正懂茶的人不说一句 , 不懂茶的人不断高谈阔论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
【“一个人的素养跟内涵 越没本事的人,越爱说这些话,有本事的人反而不爱说】其实就是见识的多少所导致的 , 见识越多的人 , 越清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 所以不喜欢反驳 , 也不喜欢证明自己 。
反而是见识太少的人 , 唯恐别人不清楚自己知道什么、拥有什么 , 才喜欢把自己的成就挂在嘴上 。
文章图片
想起卢志文在《我的凡人箴言录》中写过的一句话:“为什么炫耀 , 因为重视;为什么重视 , 因为渴望;为什么渴望 , 因为缺乏 。 ”
真正有本事的人 , 明白自己所拥有的不算什么 , 才能一直走上坡路 。
他们不炫耀当下的成就 , 不因为一丁点荣耀而满足 , 以虚怀若谷的心态游走于世间时 , 内在会不断被提升 。
就像《哈利·波特》的作家罗琳 。
成名后的她没有因为当下的荣耀而骄傲 , 反而是放下了自己的头衔 , 用另一个笔名继续写作 , 敢于归零 , 才能让自己从高处走向更高处 。
所以 , 越有本事的人 , 越不爱炫耀 , 而那些越没本事的人 , 越喜欢说吹嘘炫耀的话 。
因为有本事的人不怕被忽略 , 他们的满足感不是别人给自己的 , 而是自己的能力带来的 , 但没本事的人 , 只能通过炫耀自己得到满足 , 这样的满足只会麻痹自己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过分逞强的话
你见过爱逞强的人吗?
明明有些事做不到 , 他们非要应承下来;明明是自己犯了错 , 他们死活不承认;明明能力不够 , 却喜欢打肿脸充胖子 。
年少时以为 , 一个人逞强是因为太过要强 , 这才不想被人看不起 。
成熟后逐渐明白 , 逞强的人大多是因为实力不足 , 又太好面子 , 这才想用逞强的方式掩饰自己的自卑 。
殊不知 , 逞强到了最后 , 耽误的还是自己 。
就像《我是余欢水》中的余欢水 , 出事后的他收入不高 , 时常会被同事欺负 , 可他非要装作很有能力 , 很受欢迎的样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你爱的人对你再好,做不到这两件事的时候,大多是虚伪之爱
- 有些人一旦离开 从一个人有这些表现开始,他就不会回头了
- 对“弱者”的态度,与自身的素质有关
- 很同意《猎场》中的一段经典台词:“女孩子幼稚的成本很高 在感情里保持理性的女孩子,越是清醒,越容易幸福
- 懂得“藏拙” “藏拙”其实是一种权衡利弊后的最优选择
- 一个人真正做过饭,更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能更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 吩咐的拼音 吩咐是什么意思
- 越长大越觉得 “廉价”这两个字,其实就是一个人很好,但没有人爱的根本原因
- 比美貌更动人的 一个人综合特点的显现,懂得掌握培养气质的人,才能越活越有气质
- 在你看来 一个值得爱的人,到了最后也值得别人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