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自己的人 有这样的结果与一个人的认知有关,下两个心理学效应就足以做出解( 二 )


每个人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 , 都会产生挫败感和不安感 , 为了缓解这种感觉 , 有些人会说一些自欺欺人的话 , 或者将错误归结到别人身上 , 以此来聊以慰藉 。
想起莫言曾经的一段经历 。
成名后的莫言回家乡后 , 不仅没受到乡亲父老的欢迎 , 还被不少人冷嘲热讽 , 有人背后议论道:“运气真好” 。
还有人说:“要不是他先走出村里 , 抢了先机 , 我也能有他的成就 。 ”
看不见自己的人 有这样的结果与一个人的认知有关,下两个心理学效应就足以做出解
文章图片
莫言是靠自身的实力赢得的鲜花和掌声 , 可总有一些人觉得是他运气好 , 是他抢了自己的机缘 。
这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 看到葡萄又大又圆就开始指责葡萄的心理 , 源于嫉妒 , 也源于自身的认知不高 。
真正认知高的人 , 清楚比起关注别人的生活 , 更应该关注自己的生活 。
他们不会因为别人的风光便冷嘲热讽 , 也不会因为别人的成功便产生挫败感 , 更不会把自己的失败怪罪到别人身上 。
看不见自己的人 有这样的结果与一个人的认知有关,下两个心理学效应就足以做出解
文章图片
心理学家武志红讲过一个故事 。
他去参加一场心理学讲座时 , 一位大咖说 ,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 , 一种有弱势价值观 , 一种人有强势价值观 。
有弱势价值观的人 , 喜欢在遇到事时问“凭什么” 。
有强势价值观的人 , 喜欢在遇到事时问“为什么” 。
前者 , 往往在抱怨和不满足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 可后者往往在改变自己和提升自己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
两类人最终谁会获得成功很显然 , 因为从别人身上找原因 , 什么都无法改变 , 认知越高的人 , 越懂得改变自己 。
看不见自己的人 有这样的结果与一个人的认知有关,下两个心理学效应就足以做出解】人这一生 , 固执地坚持自己并不难 , 真正难得是能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且愿意改变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