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婚姻中的“过犹不及”与“中道”】在人生的旅途中 , 我们将会面临着许多的问题 , 许多的选择 , 有时让人不知所措 , 何去何从 。 不管人生中风雨如何 , 只要能把握好一个度 , 那我们的人生必定是阳光灿烂 , 充满欢声笑语 。 可是如何把握好这个度 , 却是我们人生中值得思索的和探究的 。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认为 , 中道的基本原则是追求适度的品质 , 而适度的德性之所以称为中道 , 是因为“在所有品质中适度的品质受人称赞 。 但是我们有时要偏向过度一些 , 有时又要偏向不及一些 , 因为这样才最容易达到适度 。
本文图片
适度是处于理性过度和任性失度之间的婚姻之中道
按亚里士多德的看法 , “德性是两种恶即过度与不及的中间 。 在感情与实践中 , 恶要么达不到正确 , 要么超过正确 。 德性则找到并且选取那个正确” 。 为此 , 亚氏的老师柏拉图告诫人们 , 重要的是我们知道德性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进行选择 , 只有知道如何在整个的今生和所有的来世永远选择中庸之道才能避免两种极端 。 因为这才是一个人的最大幸福之所在 。 况且 , 脱离了中庸之道 , 就是脱离了人道 。 “人类的灵魂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把握了中庸之道 。 ”
本文图片
在这里的所谓“中道”就是适度或适中 , 就是介于过度与失度 , 或是过分与不足两个极端之间的适可而止的德行品质 。 任性的人之所以要有节度力戒失度 , 是因为任性的人很可能倾向于理性不足而放纵兽性本能欲望 , 以至于成为纵欲的人;而理性的人之所以需要有度提防过度 , 是因为理性的人有可能趋向于任性过度而禁锢人性需要 , 以至于成为禁欲的人;德行的人之所以被称为有德性 , 是因为德行的人秉持的伦理道德是适度 , 坚守的道德品质是节度 。 讲适度的人是不会禁锢于理性过度而可能出现的偏执;而求节度的人也不会放纵于任性失度而可能产生的偏激 。
本文图片
在我们看来 , 因为求适度的人已经领悟到:执著于苦行 , 就犹如执著于放纵 , 它们都遮蔽了介于贪欲和嗔怒两个极端之间的某种“中间道路”的适度德行 。 而德性的智慧可以对抗愚痴 , 知足可以取代贪欲 , 慈悲可以战胜嗔怒 。 “过犹不及”的文化哲学意义就在于:人生有度 , 好在适度 , 害在过度 , 坏在失度 。 过度与失度的内在张力虽表现不同 , 原因各异 , 但根本原因却“殊途同归”——做人做事不讲求“度” 。
本文图片
综上 , 亲密关系中的“占有欲”和“控制欲”来源于我们的缺乏自爱自信 , 和我们的贪婪以及对完美主义的过度追求 。 我们应该学会从两者中适度抽离 , 少看一点结果和情感伴侣 , 多看重过程和相处感受 。 在生活中 , 我们不管如何做事处理问题 , 只要心中有个度 , 总能将事情做得有条有理 , 少出一些差错 , 减少麻烦 , 给别人方便 , 也让自己舒心 。 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我们的亲密关系是否“好坏” , 我们的伴侣是否“完美听话”的焦点上适度转移开 , 更应该看重平日的交流过程是否愉悦 , 相处过程是否舒服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娱乐圈唯一考上清华的“童星”,实力与颜值兼备,被评为清华女神
- 儿女|退休之后,该装就装
- 本文转自:新华网客户端马若虎2022年1月31日 活力涌动中国年丨人间烟火中的幸福味道
- 过年时亲戚的3种“假客气”,看似是欢迎,实际是在赶你走
- 成瘾 16岁少年被“快活药”控制,药物成瘾危害有多大?
- 邓超|邓超第一次上春晚太活跃,“跳出”画面被孙俪调侃:超哥你冷静点
- 保姆 “在儿子家过得像保姆”年假母亲哭诉儿媳不孝,儿子:妈你别作了
- 异性|和男人相处,你越提“无理要求”,他越爱你
- 结婚 “结婚五年,我第一次跟婆婆发飙,从此我的春节不再是劫”
- 婚姻 闺蜜离婚后我才懂:报复婚外情,不是离婚了之,而是做对两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