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工作人员陪他度过人生最后一个春节,毛泽东:放点爆竹吧( 二 )


76年工作人员陪他度过人生最后一个春节,毛泽东:放点爆竹吧
文章图片
图|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期
据有关资料的记载 , 1915年与1916年的春节时分 , 毛泽东曾多次寄信给友人进行借书和还书 , 也正是这些书 , 不但让毛泽东看到了一个不同于封建社会的崭新时代 , 更让毛泽东开始对政治上有了一些思考 。
毛泽东后来回忆中说道:“有一天 , 我忽然想到 , 这些小说里边都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 , 就是里面没有种地的农民 , 人物或是勇士、或是官员、或是文人学士 , 从来没有农民当主角 , 对于这件事情 , 我整整纳闷了两年 。 ”
1918年8月 , 从湖南师大毕业的毛泽东在朋友的劝说下只身来到北京 , 主持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的准备工作 , 由于生活的拮据 , 毛泽东一到北京之后就马不停蹄地开始找事做以维系生活 , 幸得李大钊先生的帮助 , 在北京大学的图书馆谋得了一份助理员的职务 , 每个月的薪水为8块钱 。
76年工作人员陪他度过人生最后一个春节,毛泽东:放点爆竹吧
文章图片
图|毛泽东青年时代
和现在的“北漂”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 初到北京的毛泽东同样为了一处栖身之地而困苦不已 , 毛泽东只能暂时借住在鼓楼后豆腐池胡同9号 , 自己的老师杨昌济先生的家中 。
对于毛泽东 , 杨昌济喜爱有加 , 对于自己这位爱徒的欣赏杨昌济不加以任何掩饰 , 而这种欣赏在不知不觉中竟然传递给了自己已经年满18岁的女儿——杨开慧 。
“在最美好的年纪 , 遇到了最美好的彼此” 。 不知不觉中 , 这一对年轻人双双坠入了爱河 , 杨开慧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 , 得到了一个爱人!我十分的爱他 , 自从听到了他的许多事情 , 看到了他的许多文章 , 我就爱上了他 。 ”“我看见了他的心 , 他也完全看见了我的心 。 ”
这一年的春节 , 是毛泽东第一次在北京度过 , 而这也是毛泽东这一生中最浪漫、最甜蜜的一个春节 。
女儿心中的秘密又怎么能够逃脱得了父母的双眼 , 尽管杨昌济夫妇对于两个人的交往十分的赞同 , 但是却还有着一些顾虑 , 毕竟毛泽东比杨开慧大了整整8岁 。 后来 , 随着两个人爱得越来越深 , 杨开慧更是向自己的母亲表示:“我是为母而生之外 , 也是为他而生 。 ”杨昌济夫妇这才打消了所有的顾虑 。
76年工作人员陪他度过人生最后一个春节,毛泽东:放点爆竹吧
文章图片
图|杨昌济
1919年春天 , 毛泽东因为母亲病重 , 不得不回到湖南服侍病重的母亲 , 面对与心爱之人的别离 , 杨开慧满怀着不忍分别的情愁前来送行 , 希望他能够随时来信 。
毛泽东回到长沙后没几天就收到了杨开慧的来信 , 此时 , 信中的称呼已经成了一个字:“润”(毛泽东的字是润之) , 而在毛泽东给杨开慧的回信中 , 称呼同样是一个字:“霞”(杨开慧乳名为霞) 。
1919年12月 , 毛泽东率领着湖南“驱张”代表团再一次北上北京 , 这时候 , 杨昌济由于病情加重 , 住进了医院 , 杨开慧终日服侍在父亲的身边 。 毛泽东安顿好之后 , 就立马来到医院看望自己的老师 。
此时的杨昌济明显消瘦了很多 , 但是精神状态还不错 , 看到自己的爱徒 , 杨昌济憔悴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 一旁的杨开慧更是欣喜不已 , 看着分别了大半年的恋人 , 杨开慧的心中的情愫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
76年工作人员陪他度过人生最后一个春节,毛泽东:放点爆竹吧
文章图片
图|杨开慧
一天 , 杨开慧发现毛泽东晒在院中的白衬衣破了 , 于是就将它取下来亲自进行缝补 , 而这一幕恰好被杨母看到了 , 她高兴的告诉丈夫:“开慧帮润之缝补衬衣了 , 她还从来没有补过衣服呢 。 ”躺在病床上的杨昌济 , 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