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工作人员陪他度过人生最后一个春节,毛泽东:放点爆竹吧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再一次来临 , 喜气洋洋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之中 ,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 每当这个时候 , 小编都忍不住想知道100多年前的毛泽东是怎么过年的?今天 , 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76年工作人员陪他度过人生最后一个春节,毛泽东:放点爆竹吧
文章图片
图|毛泽东
毛泽东的出生地在湖南省韶山冲南岸的上屋场 , 尽管这是十分的贫穷落后 , 但是却是一处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 , 在这里 , 毛泽东度过了自己的整个童年与青年时光 , 16岁之前 , 毛泽东从来没有离开过这里 。
毛泽东是母亲文七妹26岁时诞下的第三个孩子 。 由于前两个孩子都在襁褓中夭折 , 给文七妹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 为了能够让儿子平安的长大 , 文七妹干脆带着孩子回到了唐家坨老家 , 在老家观音庙里叩拜了一块巨石认作干娘 , 并且给儿子取名为“石三伢子” 。 因此 , 毛泽东的童年几乎是在外公外婆家度过的 。
文家是历史悠久的书香门第 , 三国时期魏国的大将文聘以及南宋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都是文家祖先中赫赫有名的人杰 , 到了近代虽然没落 , 但是家中的书香文化却是从未断过 , 毛泽东的八舅文玉钦就是一个非常注重节操 , 为人正直的读书人 , 在家乡开设有一间蒙馆 , 专门进行启蒙教育 。
76年工作人员陪他度过人生最后一个春节,毛泽东:放点爆竹吧
文章图片
图|少年毛泽东
在外公外婆家的这段时间 , 对年幼的毛泽东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 特别是在读书与成才的方面 , 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 毛泽东很小的时候就向自己的八舅要求读书 , 但是八舅认为毛泽东还没有到开蒙的年纪 , 就只让他进行旁听 。
即便如此 , 聪明伶俐的毛泽东依然是很早就开始了读书识字 , 外婆家的藏书室以及八舅的书斋就成了毛泽东儿时的第一座图书馆 , 其中包括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百家经典以及明清小说等等经典著作 。
直到九岁的时候毛泽东才回到了韶山冲自己的家中 , 父亲毛顺生将儿子送到了离家最近的私塾中读书 , 而这也是毛泽东真正意义上学习生涯的第一站 。 私塾老师对年少的毛泽东十分的满意 , 对于他的聪明好学更是非常欣慰 。
老师不止一次地对毛顺生说道:“令郎有朝一日一定会明登高科 , 光宗耀祖 。 ”然而 , 精明能干的毛顺生对于这些话却是丝毫没有奢望 , 他的想法非常的简单而又实际:“种田人家的子弟 , 不稀罕功名利禄 , 只要算得几笔账 , 写得几句来往信件 , 就可以了 。 ”
76年工作人员陪他度过人生最后一个春节,毛泽东:放点爆竹吧
文章图片
图|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
于是 , 在9岁到13岁的这四年时间里 , 毛泽东每年都换一个私塾 , 对于那种封建制度下的陈旧教育 , 毛泽东难以接受 , 再加上父亲让他学习的初衷基本上已经实现 , 于是在13岁到15岁这两年的时间里 , 毛泽东干脆就停了学 , 白天做着大人的工作 , 晚上帮助父亲记账 。
停学回家之后 , 毛泽东只要一有闲暇的时间就读书 , 而毛顺生本就不愿意他读书 , 希望他能够务农 , 现在更不希望看见他读书了 , 为了不让父亲看见自己读书 , 毛泽东就用一个棉被将窗户罩起来 , 偷偷读书 。
1909年 , 毛泽东停学3年之后 , 终于又得到了重新入学的机会 , 父亲输掉了一场官司 , 山林被别人霸占了去 , 毛泽东趁此机会向父亲提出要走出韶山冲去学习读书的要求 , 输掉官司的父亲这才同意儿子再次出去读书 。
外出进行学习的毛泽东对于读书更是如饥似渴 , 只要一有闲暇功夫就会读书 , 在春节这个可以完全由自己支配时间的假期里 , 毛泽东更是不可能就此放过读书的机会 , 各种经典著作拿来既读 ,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 , 毛泽东接触到了郑观应的《盛世危言》以及冯桂芳的《校邠(bin)庐抗议》等关于改革、革命先进书籍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