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爱,本是无可置疑的,但“爱”不等于“会爱” 。
给孩子拥有尺度的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 。
1、尽早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
孩子有性别意识,通常是在三岁左右;六到十二岁,则是“性别意识潜伏期”;进入青春期后,便会真正形成性别角色意识 。
所以,在孩子三岁的时候,我们便要开始给孩子一些简单的性别教育了 。
比如在孩子提问“为什么爸爸站着尿尿,妈妈坐着尿尿”、“我是从哪里来的”这类问题时,不要闪烁其词,因为你越打马虎眼,孩子越好奇 。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正确告诉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比如阅读相关绘本 。
等孩子再大一点时,再让孩子单独洗澡 。当然这个年龄并不是固定的,每个孩子的发育周期不同,我们也要遵循孩子本身的成长规律,然后循序渐进,一步步加深教育 。
2、不拿孩子的隐私部位开玩笑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还小,没什么隐私,所以在成人间的聊天中,会把孩子隐私的事情拿出来说,甚至不回避孩子 。
比如之前有一位家长,孩子在放假后要做一个隐私部位的小手术,他大大咧咧地和其他家长说放假后的时间安排,全然没有注意到一旁儿子涨红的脸,和其他同学的嘲笑声 。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自我意识、性别观念,都在一层层筑建着自尊心 。家长毫无顾忌地说笑,不仅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还会对孩子的性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3、建立边界的同时,引导也很重要
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不代表任由孩子自由发展 。
约束和引导,亦是父母的职责之一 。
比如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强烈的意识,然后去抗拒家长帮忙洗澡之类的,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告诉孩子清洗的步骤,然后把一切交给孩子去尝试 。
对青春期的孩子也是如此,当孩子们的生理产生变化时,父母可以和孩子坦然地谈一谈,引导孩子正确对待 。
还要注意的是,要传递给孩子男女平等的概念,这对于孩子之后的亲密关系,会产生良好的导向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雅基·马森在《可爱的诅咒》中说:“好父母等于无条件的爱加上明确的界限 。”
只和孩子建立边界,会让孩子有冷冰冰的感觉;只给孩子爱,却不建立规则和边界,则会在无意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
有爱的边界,温柔地坚定,做该做的事情,把其他的都交给孩子,这便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
-END-
策划:M T
作者:问心浅笑
编辑:雪梨
文章图片
(文中部分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爱情 女人变心了,也就“大方”了
- 本文转自:看度新闻1 / 9 “热爱是所有理由和答案”“决定要去的地方多晚都有光”… 新...|20220202大年初二 致自己
- 花二娘|“书和远方”投稿|人生的韵味
- 完美伴侣|《完美伴侣》:不完美的家庭煮夫,凭什么成为“人间理想”
- 离婚|女人的“多”要求,让越来越多的男人,结不起婚怕离婚。
- |“智者善屈尊,愚人强伸头”:学会低头,是人生的必修课
- |“我可以养你,但是长大后你要做我的老婆!”她说好
- 爱情 一个人若爱你,是“忍不住”的
- 南建龙|关于感情,女人永远不要抢别人的“旧衣服”穿
- 丁克家庭 “丁克”家族过得好吗?他们是如何安排养老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