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杨韵璇(重庆大学)
新春佳节 , 团聚总是主题 , 在“人人皆社恐”的社交处境下 , 春节走亲访友中来自七大姑八大姨的嘘寒问暖 , 成为了让人无法逃避的尴尬 。 于是 , 熟练掌握废话文学成为社恐们应对亲友的过度关心 , 成为拯救自身的过年必备技能 。
废话之道似乎可以应对一切社交场景 。 见面的第一句不再是“您吃了吗” , 而是“上一次见面 , 还是上一次” 。 面对长辈的教诲可以用“听君一席话 , 如听一席话”代替微笑并点头 。 在夸奖面前可以“谦逊”地说一句“能力越大 , 能力就越大” 。
“废话文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信息量为零 , 却极富有幽默效果 。 在网络社交中 , 用“废话”交流早已成为热潮 , 冲浪的网友们尽情发挥想象 , 没有最废话只有更废话 , 创作出一大批无用但幽默的内容 , 用废话交流似乎能够给疲劳生活的人们一丝情感慰藉 。 信息量的缺失并不代表交流的无效性 。 许多废话出自于善意 , 源于人们愉快沟通的愿望 , 于是要说的话太多也就变成了废话 。 回顾我们的生活日常 , 可以发现其实很多对话都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 一句“少喝点酒 , 就不会醉了”的叮嘱、“多穿点 , 就不会感冒了”的提醒 , 许多出于善意的关心其实都是没有逻辑的废话 。
生硬对话中的幽默“废话”也有活跃气氛的作用 。 快节奏的生活中 , 人们在高强度学习生活的压迫下 , 身心早已俱疲 。 正值新春佳节 , 结束一年辛劳回到家中的人们更希望拥抱一个完全放松的社交环境 。 尴尬饭局里适时来一句“这个西红柿一股番茄味” , 或许可以让一年未见的亲友们乐呵一笑 , 让饭桌氛围更为轻松愉悦 。 如此废话 , 能让人们从高密度的信息交互中解脱出来 , 偶尔废话一下 , 用更“省力”的方式拉进社交距离 , 缓解交流中的尴尬 , 不失为良策 。
【春节|拉近交流距离,春节来点“废话”也不错】能够放松说废话、讲笑话 , 代表着人们处于较为舒适的环境里 。 因此 , 从春节这一时间节点延伸出去 , 不仅是春节 , 在日常生活中允许“废话”的存在 , 其实是消解现代快节奏交流 , 减缓工具理性引领交流观的负面影响调节器 。 在社会交往中 , 不必将“废话”的“废”字无限放大 , 强调交谈的价值与效率 , 在合适的地点场合 , 包容废话、包容这种轻松对话的交流方式 , 在来往中把握交谈的节奏与尺度 , 或许能够给疲累的“社恐”们带来更为愉悦的交往体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男友|春节期间,男人没为你做这5件事,说白了就是不爱你,别不懂
- 春节|一个女人的人品好不好,过年聚餐时能反映出来
- 朋友圈 适合虎年春节发的朋友圈
- 春晚|卫视春节晚会:杨颖唐嫣主持惊艳,马丽回忆感人,宋小宝配王鸥笑岔气
- 春节|新春走军营丨爸妈,这个春节我为你们守护
- 春节|正月初二,回娘家
- 票房|《水门桥》票房破8亿,《狙击手》口碑大爆,这届春节档还有逆袭吗?
- 中国式聊天:表面上聚在一起,实质上没有什么生命交流
- 2022春节朋友圈温暖文案|来日经年心中常乐,历遍山河人间值得
- 76年工作人员陪他度过人生最后一个春节,毛泽东:放点爆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