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乡下人的传记

给乡下人的传记
文章图片
出版社给《乡下人的悲歌》的上架建议是传记 。
这确实是一本自传 , 但以小引大 , 真实的讲述了作者万斯作为一个在乡下出生成长的人 , 如何在社会变革与快速发展中、如何在自己长辈的影响下 , 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 , 逐步跨越阶层向上流动的故事 。
这并不是一本自吹自擂的自传 , 反而随处可见作者万斯笔尖处的悲悯与疑惑 , 处处可见其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 。
跟随着万斯的回忆 , 我们可以看到乡下人用脏话用拳头维护的正义;也可以体会到乡下人简单纯朴的爱护与忠诚;还可以看到他们大部分人尽管远离了原生之地 , 但终其一生却也没有逃离药物滥用、酗酒、贫穷和精神创伤 。
我几乎可以肯定 , 万斯深深爱着这群帮助他成长为现在小有成就的乡下人 , 但他也很痛苦很怀疑很迷茫 , 尤其是对挣扎在关爱子女与滥用药物堕落边界的母亲 。
从他成长的路径中 , 我们可以看到爱与关护是他成长的坚强后盾 。 不论是外祖父母、还是叔叔阿姨、或是姐姐 , 都尽其努力的引导着万斯成长成一个正义的努力的勤奋的人 。 妻子则给了他最大的温柔与包容 , 时常鼓励他不要逃避问题不要随便情绪化解决问题 。
这些都是万斯取得成功的动力与保障 。
在军队的训练和求职经历则是万斯逐步脱离乡下人圈子开始向外流动的渠道 。
军队的严格训练和前辈的提携帮助让他意识到“全力以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 , 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 ”
他在那里粗略了解了外界运转的规则 , 养成了自律 , 并逐渐从以往家中的那种无力控制感中脱离出来 , 在战胜大大小小的挑战中学会了“希望感”——天助自助者 。
求学中的实习生活则让他近距离的了解到上一阶层对乡下人这个团体的看法 , 以及他们制定政策的初衷与现实运行的扭曲现象 。
求职的成功让他更深切的理解了文凭与能力的关系 。 如果说文凭是敲门砖 , 那你熟知上一阶层的运转规则更能让你轻而易举的获得职位 。
这有点类似小时候万斯阿公跟他讨论过的问题——“知识的缺少和智力的低下并不是一回事 , 前者的话可以通过一点点耐心和大量的努力来弥补 。 而后者呢 , 那就像是在溪流中逆流前行 , 手里却没有桨 。 ”你想谋取好的职位 , 是需要一定的智力的 。
但万斯最最幸运的地方 , 应该是他在追逐世俗成功的路程上遇见了自己的妻子乌莎 , 并且在左右摇摆时得到了关于如何处理事业与家庭关系的最好建议——
“最重要的是 , 这条建议让我接受自己在这个陌生地方的位置 , 让我明白自主规划人生道理是正确的选择 , 把一个女孩看得比某个短视的抱负更重要也是正确的选择 。 ”
这条建议至今对其而言是“一直在升值” 。
万斯以自身经历 , 深刻的叙述了乡下人的生活的真实情况 , 由此引出了社会、地区与阶层之间的矛盾与困境 。
书籍虽然描述的是美国乡下人的生活 , 但我却从中可以感受到天朝类似的生活状态 。
无论朝内朝外 , 乡下作为最基础的生活单位 , 他们有着类似的生存法则和处世原则 , 但也受制于地区地形、社会环境、政策制度的变化而缓慢的变更 。 不少人在这个变革中没有跟上潮流脚步 , 只能固守原来的生活方式而逐步下滑至更底层 。 那些世人公认的底层行为——药物滥用、自残、酗酒可能都是他们躲避现实的方式之一 。
“等到很多年以后我才明白 , 没有哪一本书、哪一位专家、或是哪一个领域能够解答现代美国发生在乡下人身上的问题 。 我们的悲歌无疑是一个社会学上的问题 , 但同时也与心理学有关、与社区有关、与文化有关、与信仰有关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