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惜命的最好方式:拒绝情绪内耗

一个人惜命的最好方式:拒绝情绪内耗
文章图片
有时候 , 你看到别人难过 , 会感到不安;看到别人哭丧着脸 , 自己也会郁郁寡欢 。
拿破仑曾说:“
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 , 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加伟大 。

一个人最顶级的智慧 , 是不为别人的情绪负责 。
一个人惜命的最好方式:拒绝情绪内耗
文章图片
01
为他人情绪负责 , 会让自己活得很累
曾看到知乎上有一个提问:“总是容易受到他人情绪影响的人 , 过得如何?”
一位网友回答:“很累 。 ”
朋友小林 , 是个心思细腻到有些过分敏感的人 。
常常因为别人的态度 , 而让自己处于心惊胆战中 。
小林最近换了新工作 , 一天上午去汇报工作 , 小林看到上司眉头紧蹙 , 表情很不好 。 她颤颤悠悠地把报告递上去 , 得到的却是一句语气略带不耐烦的“放这儿吧 , 我一会儿看” 。
从上司办公室出来后 , 小林垂头丧气 , 觉得一定是自己最近工作做得不好 , 才被如此对待 。 她一连串给我发了好几条信息:
“我觉得我工作能力太差了 , 我该怎么办呢 。 ”
“我其实都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 。 ”
“我觉得我还是应该换一份工作 。 ”
一整天她都心神不宁 , 无法安心工作 。
临下班时上司找到她 , 对她说:“报告我看了 , 这周数据不错 , 继续加油!”她这才放下心来 。
原来 , 上午她去敲门之前 , 上司刚因为另一组的成员犯了低级错误而大发雷霆 , 情绪还没调整过来 。
敏感的小林就把别人的情绪安到自己身上 , 从而让自己郁闷了一整天 , 为此自我怀疑 , 耽误工作进度 , 身心俱疲 。
有人说:“
这世上最容易不开心的人 , 就是那些想得太多的人 。

身边的人稍有反常 , 心里就会掀起一场波澜 。 每天心事重重 , 暗自揣测别人的心思 。
其实 , 简单的事 , 想深了 , 就复杂了;想多了 , 就繁琐了 。
复杂的事 , 看淡了 , 就简单了;看透了 , 就轻松了 。
人之所以会被影响到 , 不是因为别人有情绪 , 而是自己没有界限 。 总想着如何照顾别人的感受 , 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 。
别人说的话 , 往往只是他们的观点 , 人活一世 , 自己的事往往都难以兼顾 , 还要照顾别人的情绪 , 那该多累啊 。
一个人惜命的最好方式:拒绝情绪内耗
文章图片
02
共情能力太强 , 往往会伤到自己
作家张纯如在写《南京大屠杀》的时候 , 总是想到日军残暴的行为 , 她有时气得发抖 , 还常常因

做噩梦而失眠 。
有人说:“那些残忍的讯息构成了她记忆的一部分 , 成为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 ”
这本书刚完成不久 , 张纯如就患了抑郁症 。
有时候 , 共情能力太强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
一个人惜命的最好方式:拒绝情绪内耗】前段时间 , 朋友找我谈心 , 她说 , 自己的包袱终于放下了 。
小时候 , 朋友的母亲常常对她说:
“妈妈很难 , 但是为了你我都能挺过去 , 所以你要争气 。 ”
“你得努力学习 , 不然对不起妈妈天天这么辛苦工作养你 。 ”
“咱家条件不好 , 但砸锅卖铁也会送你去读书 , 所以你一定不能放松 。 ”
这样的话语 , 每天都在她的耳畔响起 , 也因此在她心里种下了“母亲过得不好都是我的错”的想法 。
心理学上讲 , 有一种过度同情来自于父母的过度苛责 。 而这种过度苛责 , 往往是父母将生活或婚姻中的不满情绪 , 通过言语行动转嫁到孩子身上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