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如何让别人接受一个难以接受的要求? | 把故事重塑的威力( 二 )


实际上,我们并不需要“涌泉”,“点水”报“点水”,一尺还一尺,通常已是足够 。
我们的基因里,写着“互惠” 。
这用进化论的思维方式很容易解释,在“互惠”形成之前,人只能自谋生路,比如打猎、种植等;
但为了更有效地获得生存资源,人们必须学会“你打猎,我种粮”,你给我一块肉,我给你一袋米;
在学会“互惠”之后,人们的生存能力大大提升,而那些学不会“互惠”的人,则被自然选择所淘汰 。
带着“互惠”基因的我们,一定有着莫名的感觉,
拾了别人的牙慧,总觉得不舒服 。
一种莫名的“亏欠”,来自“互惠”对我们的心理影响 。
正如文首故事中接受征询的学生,在拒绝“大任务”的时候,他们并未觉得有何异样;
但当工作人员主动把“大任务”替换为“小任务”,这让学生们觉得对方形成了一种“妥协让步”;
而“妥协让步”,狠狠地戳中了学生们心中的“互惠”神经,他们感觉到一种莫名的亏欠 。
正像讨价还价中,听到别人让了一口价,自己不得不也让一口价似的 。
事实上,文首的故事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教授的一个实验;
这个实验结果里,直接被询问是否接受“小任务”的学生中,只有16%的人会同意成为志愿者;
而先听到“大任务”并拒绝,然后听到“小任务”的学生中,高达50%的人会同意成为志愿者;
也就是说,用“大任务”这样一个“锚”,做了铺垫之后,“小任务”被人接受的成功率提高了三倍!
(具体实验见:Cialdini, Robert B., Vincent, Joyce E., Lewis, Stephen K., Catalan, Jose, Wheeler, Diane and Derby, Betty L., ‘Reciprocal Concessions Procedure For Inducing Compliance: The Door-In-The-Face Techniqu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1 (1975): 206–215.)
数学 如何让别人接受一个难以接受的要求? | 把故事重塑的威力
文章图片
3 先大后小
在“谈判秒杀力”的思考中,上面的“互惠”实验给了我们一个思路 。
该如何提高别人答应我们的可能性?
用下面两个步骤,来重塑我们的故事(要求):
一,建立一个“大锚”要求,并得到对方的拒绝;
二,然后提出我们心中的目标要求,这个要求必须显著小于大锚 。
看一个例子,
小张,是一家IT服务商的售后服务销售;
他每年的任务是拜访那些已经购买自己公司产品的客户,并说服他们续购设备维护服务 。
小张发现自己的同事总是毫无技巧地缠着客户说,
经理,今年的维保价格好商量......
成功率很低,十个客户最多有两个愿意购买一年的服务 。
小张打算换一个思路,他对自己的客户说,
经理,今年开始,我们的维保服务至少得买三年,六十万 。
客户纷纷摇头,表示成本太高,拒绝购买 。
在一番纠缠之后,小张“无奈摊了摊手”,“妥协”道,
好吧,那我申请特批只买一年,二十二万,我不敢保证啊 。
这看似低级的策略有没有用?
【数学 如何让别人接受一个难以接受的要求? | 把故事重塑的威力】小张的一年续购成功率提高到了70% 。
数学 如何让别人接受一个难以接受的要求? | 把故事重塑的威力
文章图片
4 都是假的
在这个系列里,我想把上面的这种说服力策略称为,“先大后小”;
下面是一个能充分体现“先大后小”思路的有趣故事 。
莎伦,是一名刚刚上大学的女大学生 。
下面是一封她从学校写给父母的信: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