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慕姿|为什么你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可能是“过度努力”的错( 二 )


他也曾表达过当医生的痛苦 , 但父亲只会说:“放弃的人 , 就是抗压能力太差 , 所以毁掉了自己的人生 。 ”
父亲非常强势 , 他的情绪就像个不定时炸弹 , 时常会炸向自己 。 “爆炸”时 , 他会乱扔东西、大吼大叫、也曾动手将育仁整个人摔向墙壁 , 可母亲只会哭泣……
周慕姿告诉育仁 , 当熟悉了这个模式 , 在日常中感受到一样的情况 , 进而焦虑、害怕时 , 也可能会去模仿父亲的处理方式——用“愤怒”来控制 , 让事情重回轨道 , 变得符合自己的心意 。
这就是育仁会跟同事、病人、教授发脾气、暴怒的原因 。
“为什么我这么努力 , 还是变得跟我爸一样?”
面对妈妈的无能 , 爸爸的暴虐 , 曾经的育仁只能忍耐 。 他曾许愿 , 长大后一定不要成为自己父母一样的人 。
可如今 , 育仁发现从镜子里看 , 那个发怒的自己简直跟父亲一模一样 。
有些时候 , 我们发现自己已经这么努力了 , 父母身上的某种特质 , 却还是延续进了我们的骨血、成为自我的一部分 , 这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
努力了许久 , 自己却还是和父亲一样 , 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气 , 这给育仁造成了很深的“无力感” 。
周慕姿|为什么你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可能是“过度努力”的错
本文图片

【周慕姿|为什么你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可能是“过度努力”的错】同时 , 习惯用“自己”去努力满足别人的育仁 , 发觉在工作中无法一一完成和满足大家的需求 , 又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失望和无力 。
这些自我怀疑、自我厌恶 , 觉得自己没有用、没有能力 , 又会勾起更深的“羞愧感” , 进一步让育仁情绪失控 , 去责怪别人 。 但他心里又很清楚 , 这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所造成的……
“原来我是对自己生气 , 发现我做不到这件事 , 让我很难过 。 ”
周慕姿告诉育仁 , 承认自己“没用”“不行” , 对他来说很难 , 因为“自己要有用”就是他自小的生存策略 。
在医院这个强者如林的残酷环境中 , 育仁的失控和失能感 , 会让他进一步焦虑、自我厌恶、自卑 , 进而愤怒 。
“愤怒”是一种有力 , 甚至是可以“控制全场”的情绪 , 用“愤怒”把事情怪到环境或是别人身上 , 像是一种有用的“防卫” 。 因为这让人不用处理自己的羞愧感 , 可以转而责怪别人、要求别人 , 这样自己的感觉就会好一些 。
因此 , 育仁在“责怪自己”与“责怪别人”之间摇摆 。 不管是哪一边 , 他都不觉得自己是好的 , 也都无法接纳这样的自己 。
明白这些后 , 育仁在周慕姿面前 , 释放地哭了很久 。
承认自己的选择 , 更是承认自己的力量
最后一次面谈 , 育仁表示最近轻松很多 , 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发脾气 , 也会更加积极、认真看待这份职业和工作 。
因为在自我回顾时 , 他发现虽然很痛恨父亲的专制 , 让他无法选择自己想要的职业和人生 , 但在整个过程中 , 自己也不是完全没有抉择权 。
如今的结果 , 当一个医生 , 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 , 其实是育仁在有能力摆脱父亲的控制后 , 权衡利弊后 , 顺势而为自己做下的决定 。
当育仁理解到这是自己的生存策略 , 他彻底与自己和解了 。
承认自己的选择 , 不只是负起自己的责任 , 也是承认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有能力做选择 。
我们只有不再努力做到别人标准的“正确答案” , 而是慢慢建立自己的标准 , 才能找到属于自己人生的答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