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选首都时,共有11个城市参选,为何最终选定北京?( 二 )

1949年选首都时,共有11个城市参选,为何最终选定北京?
文章图片
重庆地区 , 在抗日战争当中作为“陪都” 。 它的优势是明显的 , 重庆处在中国腹地 , 可以说在防御上面坚不可摧 , 敌人很难打到那里;同时 , 由于国民党在那里经营了不少时间 , 所以城市设施和经济状况都比较好;而且四川盆地物产很丰富 , 建都那里都城的物资供应可以有充分的保证 。 不过历史上的大统一王朝没有在这里建都的 。 唯一作为陪都的时候还有全国大片领土的沦陷 , 所以建都这里从历史经验上来说是不合适的 。 所以这里最终也落选了 。 成都与重庆位置接近 , 历史上有蜀国、成汉等割据势力在那里建都过 , 物产丰富 , 防御坚固 , 物产丰富 , 但却不是能够统领天下的地方 , 只适合做割据势力的都城 , 不适合做大一统势力的都城 , 所以落选 。 1949年选首都时,共有11个城市参选,为何最终选定北京?
文章图片
南京是国民党旧都 , 历史上也多次作为都城 , 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偏安一方的小朝廷 , 而且国运都不是很长 , 作为新中国的都城显然是不合适的 , 所以也落选了 。 最后就剩下了两个竞争激烈的地方:北平和西安 。 从历史和地理上面看 , 无疑西安是比北京更好的选择 , 这里是汉唐旧都 , 也是周朝故地 , 华夏祖地 , 同时还是天下之中 , 是真正的“帝王乡” 。 而北京只有明朝才开始在这里建都 , 明朝历史上还有一次被别人打到了都城下面 , 国运200多年就终结了 , 后面更是迎来了惨烈的剃发易服 , 对华夏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 。 历史上北京又称燕京、范阳 , 安史之乱就是这里的割据势力造成的 , 一直是一个比较动荡的地方 。 不过北京的明朝毕竟有200多年 , 也不算是短命王朝;同时北京相对而言 , 既能照顾北方 , 又能照顾中原地区 , 离长江以南也不是特别的远 , 唯独距离西边太远了点儿 。 最为重要的是 , 北京是和平解放的 , 在抗日战争当中受到的损害也不是特别的大 , 城市设施完备 , 可以搬进去直接住 , 算是一个最实用的都城 。 1949年选首都时,共有11个城市参选,为何最终选定北京?
文章图片
而西安自从黄巢一把大火烧了之后 , 城市早已破败不堪 , 后来李自成虽然尝试在西安称帝 , 最终还是难免被灭亡了 。 这说明这个地方被毁坏得太严重了 , 想要重新建都长安 , 必须要对这里进行治理和休整 , 具备一定得条件之后 , 才能够恢复这里“帝王乡”的格局 , 所以最终把首都定在了北京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