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云走向自己的反面之后 , 也站在了她父母的对立面——父母对她放弃管教 , 娇宠过甚 , 而她对自己的女儿落葵的管教则近乎变态:她以牺牲女儿的感受为代价来设定女儿的人生;她将自己的痛苦经历生吞活剥之后把所谓的经验强加在女儿身上;她剥夺了女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所应有的享受生活、情感的权利和机会——她隐瞒了女儿父亲的真实死因 , 甚至从未带女儿去祭奠过自己的父亲、她悄悄赶走了女儿唯一的朋友……没有爱和正确的思考 , 她对女儿的教育几乎变为残酷的压迫;她当然更不懂得 , 她所遵从的并以此绑架了女儿人生的所谓“对抗全世界的虚荣”的“道德” , 不过是从她偏狭的个人体验、渴望和恐惧里生长出来的 , 不过是一种肤浅的自以为是的姿态 。
小说中最令人欣喜的是这个家族中的第三代女性落葵的变化 。 严格来讲 , 落葵也是一个“幸存者”——如果不是“预约好的医生临时有事” , 如果不是父亲坠崖身亡 , 她是不可能来到这个世界的 。 她同样也有类似“幸存者”如云一般的挣扎 , 她曾经也像自己的母亲如云一样想要竭力逃避莫名降于自身的枷锁和苦难 , 逃离她“可怕”的母亲 , 越远越好 。 可是两次重大的人生转折时 , 她的企图都被破坏了——一次是高考 , 她因为过分紧张没有考好 , 只被本地的大学录取;一次是考研 , 母亲突发心脏病 , 她不得不“改报了本校的研究生” 。 第一次“留下来”是被动的选择 , 第二次却是主动选择承担自己的责任 , “她不能把有心脏疾患的母亲独自留在这座孤城” 。 在母亲粗暴强硬的压制之下生长出来的逆鳞 , 并没有毁掉她柔软的良知——这似乎都要感谢“姥姥”这个角色 , 正是在“姥姥”身边生活的童年 , 为她的生命铺垫好了温暖的底色 。 落葵看到母亲如云成为“姥姥”之后的“巨变”曾经十分“惊愕” , “那个坚硬的女人神奇地柔软下来 , 蜕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姥姥” , “只负责一件事:爱与慈祥”——慈爱 , 本该也来自于母亲 , 可是 , 小说中的如云和落葵都无法从自己的母亲身上获得这种爱 。 所幸落葵对待女儿的方式并未延续家族痛苦记忆留下的阴影——小说开篇就是落葵跟女儿小酒窝的对话 , 那是坦诚的对话 。 落葵从自己的成长经验里懂得了 , 每一个生命都有直面真实的勇气 , 哪怕她很幼小——这种自信 , 不仅仅是对自我的信心 , 更是对生命本身的力量的信任 。
透过两个“幸存者”的故事 , 蒋韵在《如云的秘事》中 ,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家族痛苦记忆代际传递”的文学样式 。 然而她的落脚点却并不在于“传递” , 而是“打破和终止”这种“传递” 。 落葵 , 可谓是“痛苦传递”中最大的承受者和受害者 , 却最终成为了这种“传递”的终结者 。 她并未屈从于昏昧的母亲试图强加于她的“人生意义”——以一己之力“对抗全世界的虚荣” 。 她找到了自己的生命意义——直面现实 , 勇于承担 。 她不仅没有陷入生命的虚无感 , 而是努力与母亲达成和解;她不仅找到了幸福 , 还具备了应对磨难的能力——她回到母亲的故乡 , “如云的秘事”被打开的时刻 , 正是救赎的开始 。 落葵的觉知和觉醒 , 既是如云家族的幸事 , 也是女性成长的方向和希望 。
—END—
《长江文艺·好小说》2022年第2期
本文图片
【mother|翠柳街|深海:“秘事”打开 救赎开始】▲深海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mother|邹波:生命的初源
- mother|退休母亲的晚年:子女不一定靠得住,“金钱”才是生活和养老的底气
- mother|男子带妻儿回家,母亲半夜断电赶走儿媳,男子:为何不能成全我们
- mother|男子上午刚相亲完,母亲下午就催促订婚,这样的催婚方式太不靠谱
- mother|女儿十年不工作,回家向母亲要钱时声称:我没有感激,反而更恨了
- mother|8旬老太让儿子上交工资卡,儿子妻离子散,母亲:可以把钱给我了
- mother|为考验女儿男朋友人品,母亲以自身为“饵”,结果酿成悲剧
- mother|95后女孩被母亲催婚:我才刚毕业,就恨不得找个男人嫁了
- mother|“妈妈,为什么奶奶不愿意来我们家过年?”母亲的回答真暖心
- mother|凭什么说人间值得?所谓的幸福,莫过于这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