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物语 电影《东京物语》带来的现实思考( 二 )


从热河回来的当天,两位到东京探访子女的老人差点沦落到无家可归的地步 。
父亲去拜访了朋友,希望请求朋友收留一晚,母亲等待纪子下班,期待在纪子家中休息 。
纪子替母亲揉肩,即使自己收入微薄也愿意在送别母亲时给一些零花钱 。
纪子让母亲度过了一个在东京最舒适的一晚,却又映衬出大儿子和大女儿对父母极度淡薄的亲情 。
4、母亲去世
东京物语 电影《东京物语》带来的现实思考
文章图片
在东京时母亲就时感头晕,但是怕麻烦儿女,哪怕自己的大儿子是医生也没有说,就在两老返回老家不久,儿女们便接到母亲因为心脏病病危的电报 。
他们一开始是质疑不相信,再三确定后只能请假回乡探访病势危殆的母亲 。
葬礼之后,儿女们又匆匆忙忙地赶着回东京,只有儿媳妇纪子多留数天,陪伴暮年丧偶的老人家 。
平山老先生孤独地守在屋里,想着他将要度过的孤苦的晚年 。
东京物语 电影《东京物语》带来的现实思考
文章图片
子女与父母的别离
《东京物语》讲述了在子女成家立业各奔前程之后,家庭便成为了最为脆弱的集合地 。因为家庭重组带来的感情疏远,让成员之间仅仅剩下血缘这一层关系 。
东京物语 电影《东京物语》带来的现实思考
文章图片
龙应台的《目送》中说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
随着年纪渐长,自己对这句话也有了比当年更深的理解 。子女成年,从与父母生活的家里离开,开始了独自一人的旅行 。
从那一刻起,子女一边开始迎难而上,为自己的未来奋斗;父母一边却在人生的旅途中越走越慢,甚至停留在了原地,同时身体上还在倒退 。
【东京物语 电影《东京物语》带来的现实思考】无论是在物理距离还是精神距离上,父母与子女的距离开始加速拉远,从儿时的亲昵到后来的天各一方,一年都见不上几次面 。
如同作家龙应台所说,终有一天他们会消失在路的转弯处,走到了父母再也望不到的地方 。
父母是希望他们回头看看的,但子女们似乎也自顾不暇,苦恼于自己一地鸡毛的琐碎生活 。
东京物语 电影《东京物语》带来的现实思考
文章图片
子欲养而亲不待
电影中的儿女们在离开家乡之后,融入了茫茫的东京中,就如同电影中所说“东京真是大啊,一不小心走散的话,一辈子都无法相见 。”
在这个巨大的城市里,儿女忘记了需要服侍生养自己的父母,以遥远的距离为借口推脱;
父母一边对儿女憧憬,一边期待子女对自己的念想,亲眼见到时却发现他们既没有儿时的可爱与亲昵,也有没有期盼中的那么成功 。
总之,一切愿景与想象都被真实打破 。
从热河回去的第二天,两位老人踏上了回家的路程,车站送别时,父亲的一句“给你们添麻烦了”让人心酸不已 。
就像预示一般,母亲在车站说“能够见到这一面,即便后面有个三长两短,也不必专程回来”之后,就由于旅途奔波的劳累等原因病倒在家中,不久后,便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