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是我的错?”985硕博毕业相亲到麻木,学历成第一道坎( 二 )


宋珅遇到过心仪的女性 , 对方是同济大学的硕士 , 长相和性格都符合他的喜好 , 最终却因为自己缺乏身高优势 , 被对方发了“好人卡” 。
长达两年的相亲、约会、聊天 , 让宋珅陷入了约会怪圈 , 尤其是多次见面的失败 , 让他感到身心疲惫 。 “效率和精准度都太低了 , 聊了很多个谈不成 , 一遍又一遍重来真的很累 。 ”
“谈恋爱是经验学 , 心动是成长必经之路”
对于不少高学历毕业生来说 , 学业是学生时代的头等大事 , 恋爱被列入“禁令” 。 《2021中国单身硕博婚恋意向报告》显示 , 有33%的研究生是“母胎单身” 。
“你多久没有砰然心动的感觉了?”面对这个问题 , 宋珅沉默思考良久 , 跨入30岁 , 他只有一次恋爱经历 。 他第一次对异性好感发生在高中时期 , 但是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 喜欢的情绪蔓延之后 , 又很快被理智掐灭 。
高秋的第一次自由恋爱开始于大学阶段 , 那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相互吸引 。 “当你和异性可以持续聊天两个半小时还不想终止话题 , 这可能就是来电的感觉吧 。 ”凭借着女生的第六感 , 高秋认为她和眼前的男生会发生什么故事 , 但是事情的结局并没有朝着她最终的设定展开 , 由于父母的反对 , 坚持了三年的恋情宣告失败 。
“谈恋爱是一门经验学 , 它不是人天生就会的 , 尤其是高学历群体的恋爱经历 , 往往是步入社会才开始 。 ”情感关系教练康康向时代财经表示 , “青春期会有的怦然心动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 在家长的引导下 , 孩子有相关恋爱经历反而有助于他们建立健康、正向的感情观” 。
高秋父母认为 , 离开校园走进婚姻是必然发生的事情 。 高秋自己却发现 , 进入社会的失衡感很快取代了校园内的安全感 。 恋爱规则发生了变化 , 高秋在金融行业待了7年多 , 每年都有新鲜血液补充进这个庞大的系统 , 其中恒久不变的是“男生人数始终少于女生” 。
甚至不少社交场合 , 比如城市线下读书会、户外跑活动 , 也永远是女生居多 。 一次 , 高秋报名参加了线下交友活动 , 到场的30多人只有两个男生 。 “男生都去哪里了?”她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
为了减小试错成本 , 每次在挑选相亲对象时 , 高秋都会事先做好几轮筛选 , 排除不适合自己的类型之外 , 她还会考虑到父母的因素 , 以免在投入一段感情之后 , 卡死在父母环节 。 “在其他硬件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 , 父母会更偏向距离近的 , 最好把地域范围缩小在江浙沪 。 ”
两个月前 , 为了更精准的找到婚恋对象 , 宋坤申请了理想岛的VIP 。 在平台上 , 用户注册并通过认证之后 , 可以按照城市、年龄、身高、籍贯四个维度 , 从庞大的用户数据库中筛选出适合自己的潜在对象 。
宋珅因为漂亮的简历 , 获得了不少女性用户的关注 。 在双向选择后 , 宋珅有了对方的微信 。 “父母帮忙找的对象 , 往往是海选式的 , 他们很难精准把握我的喜好;平台上的用户至少经过一轮筛选 , 会增加心动的概率 。 ”
不过 , 一次成功的双向选择并不意味着之后的双向奔赴 。 宋珅和选择的两位女生都还停留在聊天阶段 , 去年底繁忙的工作让相识的进度陷入了停滞 。 他打算以后把周末时间都用来开展线下见面 。
理想岛创始人:双向选择的同时 , 用户也在调整自我认知
打开瞄准高学历人群的理想岛VIP , “挂牌”男女都有相似的成长轨迹:学业路上顺风顺水 , 毕业后从事一份金融、律师或者互联网的高薪工作 , 是一条世俗意义上稳定又安全的人生路径 。 对于他们来说 , 选择从学历入手进行第一轮筛选 , 能够迅速缩小样本的范围 , 提高相亲效率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