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计1620度的旋转 , 加上落地时要承受的 , 等同于自身重量7倍的冲击力 , 都已超出人类身体所能接受的极限 。
因此 , 时至今日 , 没有一个人能够在比赛中 , 完成这样一个艰难的挑战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没有人要求羽生结弦一定要挑战4A , 但他就是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拼搏 。
那是整个职业生涯中 , 唯一没有实现的梦想 。
若就此放弃 , 他不甘愿 。
运动员的在役周期太过短暂 , 他只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 , 再做一场最完美的挑战 。
文章图片
羽生结弦 , 从外表到战绩 , 经常被视作日本动漫热血男主的化身 。
但当他回顾自己花滑的这些年 , 忍不住笑中带泪:
好像我一直伤病不断 , 很多经历即使放到漫画的主人公身上 , 都显得太夸张了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种夸张 , 既是跌宕起伏的戏剧性 , 又是命运的“hard模式”跟他开的一次次玩笑 。
2011年2月 , 16岁的羽生结弦作为花滑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 刚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 。
3月 , 一场大地震就差点中断他的梦想 。
当时正在冰场练习的他 , 看着震动的冰面起伏得如同海浪 , 从小到大的练习场 , 就这样毁坏 。
当他拼命跑回家 , 那里已经是一片废墟 。
一家四口在挤在避难区的艰难4天 , 乃至那时一片漆黑中 , 头顶漫天闪烁的星光 , 羽生结弦至今还记得 。
这场地震 , 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
目睹灾难 , 见证死亡 , 无家可归的人们如何生存都是问题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想过从此不练了 , 就只当一个普通的高中生 , 这不是滑冰的时候” , 伤痛之下 , 多的是比滑冰更重要的事 。
这种消极沮丧 , 持续到4月的一次慈善演出 。
当看到自己在冰上的表演 , 能鼓舞灾区更多人往前看 , 重拾生活的信心 , 羽生结弦体悟到了花滑的另一层意义 。
花滑 , 不只是个人的梦想 , 还可以是一群人的希望 。
他辗转全国 , 参加了约60场慈善演出 , 失去家乡冰场的他 , 也得以维持训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三毛说」一个不欣赏自己的人,是难以快乐的
- 我的朋友 感恩我的朋友圈里有你
- 爱的艺术 征集:关于「爱」最好的形容
- 10年前的「五道杠干部」和「不屑弟」现状如何?一个三本一个哈佛
- 恋爱 现在居然流行 「暧昧期出轨」了??
- 摆渡人 做自己灵魂的摆渡人
- 奥运会 1932年,中国短跑冠军一个人去美国参加奥运会,最后怎么样了
- 本文转自:九派观天下温暖的火炉美味的烤鹅和面包慈祥的奶奶.|「冬日无闲·张掖青年禁毒在行动」 深夜,卖火柴的小女孩流落街头,陌生人的“零食”
- 冬季奥运会|我为北京冬奥会送祝福(五)
- 疏离 总感觉一个人的状态更自在?或许这是一种「假性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