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我妈每月找我要3千块钱,转头给了我弟一栋楼”( 三 )


文章图片
(被采访者供图)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醒悟的呢?
生在一个标榜“重女轻男”的家庭里,在一切明显之处,穿名牌吃零食的被偏爱富养长大 。
却原来是一步步被父母捧杀和收割 。
我大学毕业后,要帮父母翻新家里的老房子,每月给我妈3000 ;我弟大学毕业后,过户了镇中心的一栋楼:
在这个家庭里长大的我,原来一直是赊账的外人,或者资产里的一部分 。
喝的每一口水,都会在长大后标好价格 。
“凭什么什么都给弟弟,就因为他是儿子吗?凭什么弟弟可以出国读书,我不是你们的孩子吗?”
“你这么可以这么自私,从小到大哪点亏待你了,女儿一嫁人就是外人,你怎么可以这么不孝 。”
婚姻 “我妈每月找我要3千块钱,转头给了我弟一栋楼”
文章图片
婚姻 “我妈每月找我要3千块钱,转头给了我弟一栋楼”
文章图片
(被采访者供图)
中国对孝,好像是有性别定义的 。
生儿子的父母,对孝顺的定义是儿子就好 。出钱出力,买车买房,只为儿子能继承家业,传宗接代,光宗耀祖 。
生女儿的父母,定义孝顺是需要在女儿身上明确每一分钱的回报,而不再追加投入 。
病榻前得是女儿伺候,女儿必须留在身边,但娘家的财产,每一分钱都需要女儿去交换或博弈 。
婚姻 “我妈每月找我要3千块钱,转头给了我弟一栋楼”
文章图片
婚姻 “我妈每月找我要3千块钱,转头给了我弟一栋楼”
文章图片
养儿防老,这里的儿,一定是儿子 。
因为谁有继承权,谁才是这个家真正的“自己人” 。
钱给儿子,“爱”给女儿 。
在口口声声讲着平等,年轻人依附家里扶持的年代,我被爸妈以新型“重女轻男”开除家门 。
生为女儿,你,有继承权吗?
你要长到多少岁,才知道家里的一切,其实和你毫无关系?
婚姻 “我妈每月找我要3千块钱,转头给了我弟一栋楼”
文章图片
被吃绝户的女性继承
在中国,财产继承特别“有趣” 。
抖音上曾流行这样一个段子#晒出你和弟弟的房间对此#
跟拍视频里无一不是公主般富养的女儿闺房,和简陋的儿子卧室 。
下面的评论赫然就是,房以后是留给儿子的,女儿在家都是娇客 。
一句“客”字,已然揭示家庭继承的性别鸿沟 。
婚姻 “我妈每月找我要3千块钱,转头给了我弟一栋楼”
文章图片
婚姻 “我妈每月找我要3千块钱,转头给了我弟一栋楼”
文章图片
网上有个远嫁国外的博主,曾经说过这么一个中国基层女性的一般画像 。
当一个女孩出生在三线及以下城镇时,她大概率有一个无业或做零工的家庭妇女式母亲,上面有姐姐,或者下有弟妹 。
她一般就读于当地的乡镇中学,在中考后迎来命运的分流:
成绩好的就读本地高中,成绩差的辍学入厂成为工厂女工或就读职高 。
很快,她会在工作后,被父母以补贴弟妹,或“存嫁妆”的理由要求“保管”一定工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