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言,皆沉默

黄庭坚在《赠张叔和诗》中写到:“万言万当 , 不如一默” 。 这句话不仅是黄庭坚的人生感悟 , 也是清朝名相张廷玉的处事原则 。
小时候 , 我们用两年时间学会说话 , 以为语言可以证明一切 。 长大后 , 我们却用一生学着闭嘴 , 明白沉默才是最大的修为 。
如朱柏庐所说:“处世戒多言 , 言多必失” 。 正所谓 , 是非只因多开口 。
人生在世 , 能沉默的时候 , 别多嘴 。
《庄子·外篇·秋水》里说:“惊蛙不可语天 , 拟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冰 , 拘于时也;曲士不可语道 , 束于教也 。 ”
井底的青蛙 , 不能和它谈论天空 , 因为受到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 , 不能和它谈论冰雪 , 因为受到时间的限制;乡曲之人 , 不能和他谈论大道 , 因为受到教养的束缚 。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 , 层次格局不同 , 眼界见识不同 , 说得再多 , 也是徒劳无功 , 反而 , 可能引发更激烈的争执 。
能不言,皆沉默
文章图片
《麦田里的守望者》里有句话说:“不要和一个傻瓜争辩 , 否则别人会搞不清楚谁是傻瓜 。 ”
双方认知不同 , 三观不同 , 即使争论得再激烈 , 也无法达成共识 。
戴尔·卡耐基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在争论中获得胜利的方法 , 那就是避免与他人发生争论 。 ”
道不同 , 不相为谋 。 遇到有的人 , 还是趁早闭嘴吧 , 不必多费口舌 。 生而为人 , 生来孤独 。 自己的痛、自己的伤 , 只有自己感受得最明白 , 最真切 。 不要奢望别人能感同身受 , 因为这世上根本就没有感同身受 。
《深海里的星星》所说:“针不刺到别人身上 , 他们就不知道有多痛 。 ”
再多的解释 , 只是一遍遍扒开自己的伤口 , 非但不会让自己痊愈得更快 , 反而可能会伤得更重 。
在节目《我是演说家》中 , 女孩孙一冰 , 深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 孙一冰因为长得又丑又胖 , 从小受尽同学们的孤立、排挤、嘲笑、辱骂 , 甚至是各种欺凌 。 从小到大 , 她都没有一个朋友 , 连老师都嫌弃她:“你爸是教授 , 你妈是知识分子 , 怎么会生出来你这样又丑又惹事的女儿啊 。 ”渐渐地 , 她开始害怕去学校 , 害怕与人打交道 。 为了不去学校 , 她想尽办法逃学 , 甚至为了生病发烧 , 而去吃洗衣粉 。 为了减肥 , 为了变美 , 她从十七岁开始整容 , 前后共做了13次整容手术 。 她抽脂、切胃 , 拼命运动 , 从180斤瘦到了95斤 。
讲述这些锥心过往的时候 , 孙一冰眼中含泪 , 几度哽咽 , 话都说不下去 。 而现场嘉宾们却似乎没有感同身受 , 直言道:“没有必要去整容 , 因为漂亮也会被排挤 。 ”嘉宾曹云金也说:“没必要整容 , 可以靠才华的啊 。 ”紧接着 , 孙一冰便诉说了自己减肥时 , 去见网友被嘲笑的经历 。 曹云金听完 , 立马反驳到:“减肥算什么才华” 。 一时间 , 在场的所有人哄堂大笑 。 却没有人注意到 , 台上的孙一冰 , 脸上有多么的尴尬和窘迫 。
你痛彻心扉、含泪走过的经历 , 不过是别人眼中无关痛痒的谈资罢了 。 无论你多么希望能获得别人的理解和认同 , 都应该明白 , 别人根本无法真正体会自己的切肤之痛 。
能不言,皆沉默
文章图片
能不言,皆沉默】古德在《如何将人变成黄金》里说过:“把你对自己事情的关心程度和他人对此的冷淡态度做一比较 , 就会发现 , 世界上所有人都是如此” 。 既然注定无法感同身受 , 与其花时间精力跟别人解释 , 不如默默做自己 , 冷暖自知就好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