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不想读书,就给他讲讲这3个人,胜过10000句大道理( 二 )


运气一般 , 家境普通 , 也没什么天赋 。
但不同的是 , 他用努力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壮丽人生 , 让全世界记住了他在冰上不普通的姿态 。
我的孩子 , 妈妈给你讲武大靖背后的故事 , 只是想让你明白:
很多时候 , 出身和天赋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 。
只要不放弃努力 , 哪怕犯错 , 哪怕失败 , 哪怕陷入低谷 , 你都是在一步步走向那个你想要成为的自己 。
如果努力还不能解决问题 , 那就再努力一点 。
如果孩子不想读书,就给他讲讲这3个人,胜过10000句大道理
文章图片
张艺谋的觉
孩子 , 说起冬奥会 , 相信你一定对2月4日的开幕式记忆深刻吧 。
冰雪五环、虚拟雪花、智能冰雕、点火仪式、焰火表演……每一个元素的出现 , 都让电视前的我们惊叹欢呼 。
如果孩子不想读书,就给他讲讲这3个人,胜过10000句大道理
文章图片
开幕式结束后 , 你兴奋地对我说:
“妈妈 , 这也太震撼了 , 我从来没看过这么精彩的表演!”
但孩子 , 这却不是妈妈第一次看到 。
因为早在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上 , 我就已经见识到了张艺谋导演的创意和能力 。
14年前 , 千人击鼓、画轴、活字印刷、梦幻五环、水墨山水……那一场关于中国符号的视觉盛宴 , 至今依旧让无数人津津乐道 。
但作为世界上第一位执导了夏奥和冬奥开闭幕式的“双奥”总导演 , 张艺谋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
网上有两段关于“张艺谋的一天”的视频 。
一段是2018年他筹备“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时的一天:
“早上7点 , 参加‘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誓师大会;
10点 , 参与《影》的后期配音工作指导;
11点 , 参与‘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的汇报方案讨论;
13点 , 再度参加该项目会议;
14点 , 参加《一秒钟》的美术会议;
16点 , 参与‘2018青岛上合峰会’文艺演出会议;
18点 , 参与《对话寓言2047》第二季彩排;
21点 , 参与大型实景演出项目会议;
24点45分 , 进行视频会议;
凌晨1点 , 再度参与‘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的临时会议……”
第二段则是他筹备“2022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时的一天:
“13点 , 参加誓师大会;
14点 , 在办公室开会;
16点30 , 到达鸟巢现场;
18点15 , 参加正式联排前会议;
19点24 , 在现场观看节目排练;
21点30 , 第一遍排练结束;
21点50 , 导演组开会准备第二次排练;
22点30 , 第二遍排练开始;
22点50 , 继续开会;
次日凌晨3点 , 结束会议(此时他已经连续工作18个小时);
凌晨3点25 , 导演组继续讨论;
凌晨3点50 , 一天工作结束……”
作为一个72岁高龄的老人 , 一天工作近20个小时 , 同时推进了9个项目 。
特殊时期每天只睡3个小时 , 只吃一顿饭 。
如果孩子不想读书,就给他讲讲这3个人,胜过10000句大道理
文章图片
即便如此 , 他也依旧保持着高产和旺盛的创作力 , 并坚持将过手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淋漓尽致 。
网友心疼他 , 说他是“劳模”、“天选之人” 。
张艺谋却解释道:
“我们这一代人受的教育 , 不会善待自己 。
回想我的经历 , 一步一步碰上好机会 , 可比我有才的多的是 , 假如我还在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 说不过去 。 ”
平日里 , 你总是抱怨“做题太苦了”、“学习太累了” 。
可是孩子 , 你看 , 张艺谋的一天是不是比你我都辛苦太多了?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