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乱!医美面膜这些坑你踩过吗?】药丸面膜保湿补水、医美面膜缓解换季困扰、械字号冷敷贴祛痘消炎……随着轻医美走俏 , 不少打着 “医美”旗号的面膜受到女性欢迎 。 近日 , 南京市民李女士提前收到了“女神节”礼物——网红医用冷敷贴 , 仔细研究了一番却发现就是普通面膜 。 铺天盖地的医用面膜产品究竟如何辨真伪?“械字号”产品是不是用的越多越好?采访人员进行调查 。
市民反映:太郁闷!
冲着“械字号”买来的还是普通面膜
不论是朋友圈里的微商 , 还是种草app , “医美面膜”各类视频、图片扑面而来 。 刚刚做完光子嫩肤的90后黄女士特地买了一箱医美面膜 , “听美妆博主介绍 , 医美面膜有医疗效果 , 都是‘械字号’产品 , 能接触有损伤的皮肤 , 所以就买了很多 。 ”用了一段时间后 , 她觉得和以前用的普通面膜没有太大区别 。
“从朋友圈刷到医美面膜见效快 , 对敏感型皮肤有帮助 , 总觉得比普通面膜好 。 ”00后在校生姚楠没有做过医美项目 , 但购买面膜已经从基本的补水面膜转为了医美面膜 。 拿到买回来的医美面膜后 , 她却发现备案号还是和以前买的补水面膜一样 , 都是妆字号(化妆品的备案号) , “以为买的是医疗产品 , 没想到还是化妆品” 。
文章图片
货架面膜大部分为医美面膜
“医美面膜”“械字号面膜”“修复膜”“冷敷贴”……各类打着有医疗效果的产品名称令人犯晕 。 雨花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药械化科工作人员吴秀芳告诉采访人员 , 早在2020年1月 , 国家药监局就发布《化妆品科普:警惕面膜消费陷阱》 , 明确指出不存在“械字号面膜”的概念 , 医疗器械产品不能以“面膜”作为其名称 , “妆字号面膜”不能宣称“医学护肤品” 。 而所谓的“械字号面膜” , 其实是医用敷料 , 属于医疗器械范畴 。
采访人员调查:太乱了!
“妆字号”“械字号”产品同款包装难分辨
在建邺区华采天地的盒马里面 , 采访人员看到货架上面膜除了普通面膜外 , 有一款“可复美透明质酸钠修护贴” , 使用方法为每周敷2-3次 , 每次20-30分钟 。 每盒5片 , 价格为128元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该产品虽然没有出现“面膜”二字 , 但也是妆字号产品 , 其生产许可证号为“陕妆20160024” 。
文章图片
名为修护贴 实则还是化妆品
另外一款“敷尔佳透明质酸钠修复膜”上面的适用范围为“适用于各种类型肌肤 , 特别是敏感肌、痘痘肌肤和特殊美容护理后肌肤 。 同样也无“面膜”二字 , 生产企业为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但生产许可证号为“黑妆20180001” , 即妆字号化妆品 。 在隔壁屈臣氏店里 , 采访人员看到敷尔佳又有一款“医用透明质酸钠修护贴” , 为“械字号”产品 。 而这两款产品的包装一眼看上去几乎一样 , 消费者如果不留心看文字 , 很难看出不同 。 价格方面 , 修复膜的价格为118元/盒 , 修护贴的价格为128元/盒 , 每盒均为5贴 。
文章图片
两种产品对比
市场监管局:要慎重!
不少企业打备案“擦边球”
“械字号”产品真的比普通面膜好吗?吴秀芳表示 , 与化妆品不同 , 医疗器械产品无需在成分配料表中注明全部成分 , 也无需依成分含量由高到低排序进行标注 。 这使得一些企业投机取巧 , 将医用敷料这类产品按照医疗器械进行备案 , 又当作化妆品来宣传推广 。 这类产品市场繁荣的背后 , 是“打擦边球”的虚假宣传和企业钻备案管理要求的空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后遗症女明星为了变美,乱整鼻子留下的后遗症,至今悔恨终身
- 宇新华晨宇新发型帅不过三秒变“华因斯坦”,头发干燥蓬松乱飞,还被叫炸毛
- 企业国家药监局:停止经营蜜芝泉沁透焕肤日霜等化妆品
- 分析新品医美修复面膜分析-百达智美颜选深层舒缓修护冻干精华面膜效果好吗有用吗
- 企业如新NU SKIN靓颜新科技上线,实现天然养肤
- 三个阶段医美3.0的新消费趋势
- 显示医美标准体系亟须建立 合规是重中之重
- 短发 女人40发型别乱剪,这3种很适合,做完大不一样
- 科技复锐医疗科技(01696.HK)公布,推出由该集团医美专家构思的全新个人护理品牌LMNT
- 进行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三正规医美平台助力医美行业实现“靠谱”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