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 , 也有些人至死也不会放弃抵抗 , 因为他们坚持另一种道义 。
比如有些人犯了事儿 , 无法去面对 , 不然拔出萝卜带出泥 , 无法收场 。 这个人就会得“抑郁症” , 不小心从楼上掉了下来 , 不小心掉河里等等 , 一了百了 。
这也是“道义”的力量 , 它压榨着一个人不得不患上“抑郁症” , 究竟是不是真的患上抑郁症 , 跳下的那一瞬间就已经不重要了 。
这种情况很普遍 , 人人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 但是处在同一个阶层的人会遵守这种道义 , 说过的承诺基本都会遵守 , 让那个人不白跳 。
逻辑上讲 , 这也是守中 , 稍微一延伸就是社会的残酷 。
再举个神奇的例子 。
假如你搬家 , 从旧家刚搬到新家 , 晚上睡在新床上 。 当你处在将醒未醒 , 将睡未睡的状态时 , 你分不清东西南北 。
实验数据显示 , 样本中大约有5分之4的人有过这种既奇怪又普遍的暂时性感知缺陷的“经历” 。
比如 , 大半夜你突然醒来的那一瞬间 , 你潜意识以为自己头朝北 , 事实上你可能是头朝南 。
更有甚者 , 分不清哪是左手哪是右手 。 只不过这种状态非常短暂 , 很玄妙 。
前文说过 , 在对方向、方位的认知上 , 人的潜意识是“守中”的 。 “中”指的是你自己的主观认知与坚守 , 可以当作信仰来理解 。
主观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客观靠近的 , 这是一个逐步接纳的过程 。 其“更新”的速度因人而异 , 取决于一个人坚守“信仰”的能力 。
所以 , 仅从这个角度讲 , 在某些现代心理学派中 , 一个人的基本意志是可以被“量化”的 。
当然了 , 其量化的准确度因人而异 , 毕竟心理学不像数学那样严谨 , 心理学只是弱理论 , 所以目前仅处于“探讨”过程中 , 很难出定论 。
在老家睡习惯的人 , 搬到新家之后 , 床的方位变了 , 潜意识还会继续“守中”一段时间 , 以为睡在老地方 。
所谓习惯成自然 , 也是这个道理 。
也就是说 , 在短时间之内 , 你在潜意识上接受不了新的方位认知 。
在对婚姻的相关研究文献中 , 也出现过类似的“守中”状况 。
比如 , 有些离婚的人就常常面对一些尴尬的事情 。
离开了旧爱人 , 陪伴着新爱人 , 却经常叫错名字 。 在女人群体中很常见 , 晚上经常叫错老公的名字 , 喊出了前夫的名字 。
表面上看很尴尬 , 其实恰好证明那个人难忘旧情 。 如此一来 , 其离婚的原因以及再婚后的生活状况 , 就多了一个可供分析的参考点 。
本文不是婚姻文章 , 点到为止 。
随便写一写 , 继续原来的话题 。
哪怕你睡觉前明知道自己是头朝北而睡 , 也常常会因为过去头朝南而睡的习惯而受到认知上的干扰 , 感觉自己头朝南 。
从这一点上看 , 能否快速接受新事物 , 取决于你的主动意识 。 能否规避一些不好的诱导 , 取决于你的信仰坚韧程度 , 也就是守护 。
每一个人都可以测试自己的大脑在认知上的接受能力 , 最简单的办法 , 换一个房间休息一晚 , 你就能对自己多一点了解 。
如果你容易动摇 , 那么仅从感情认知上来讲 , 若有一个“更好的人”追求你 , 你动摇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 也许“不小心”就出了轨 , 背叛了婚姻 。
在这个世界上 , 人与人是有根本区别的 , 天才的确是存在的 。 只不过限于传统教育的目的、现代伦理的维护、社会学中的一些约束 , 我们强调的是一视同仁 , 一律平等 。
如果我们真的认为“一视同仁”是真理 , 那么认知就错了 。 如果我们认为“一视同仁”不是真理 , 从社会意义上讲 , 认知也错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这是一篇很难得的好文,确实很好,发给大家共享
- 01亦舒曾这样说过:“生活上依赖别人 女人做全职太太,丈夫的婚姻不分担,理想中的两种婚姻
- 人生走走停停、起起伏伏 自己不够坚定,容易被别人左右
- 40岁左右的女人,兜里有多少存款,才能有自己的“幸福感”?
- 不畏将来不念过去 2022的这一篇:看完你一定会心想事成
- 曾经看过一篇与离婚有关的文章 为什么现在的90后离婚率这么高?
- 昨天我转载了文友的一篇文章 婚外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有一篇小短文曾感动无数人 家,永远第一!
- 这确实是一篇绝世好文,百读不厌(多读多受益) ?
- 左右为难 小品《左右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