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
孩子不听话,学习成绩下降,你会感到痛苦 。
老公不接你电话,你会担心他不爱你、害怕失去他 。
工作不顺心,同事不友好,你就会自我否定,上班的每一天都很痛苦 。
面对这些情景,你会怎么办?
拼命吼孩子,死盯着孩子学习?
24小时监督另一半?
委曲求全讨好上司和同事?
痛疼医头,脚疼医脚 。
有些问题确实能暂时被压制,但不会被彻底解决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丛非在《养育你内心的小孩》一书中说过:一个人的内心需求没有被满足,问题就不会从根本上解决 。
文章图片
那些生活中困扰你,让你感到不痛快的烦恼和问题,都是表面现象 。
它们的背后隐藏的是你的内心需要 。
因为你有需要,并且这些需要尚未被满足,所以那些问题就会令你痛苦 。
从此可见,当你找到满足需要的办法,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
《养育你内心的小孩》是丛非从的畅销心理学书籍,书中会告诉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本源,是回到自己身上 。
看清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满足内心的需求,问题就解决了 。
文章图片
01 人的基本需求到底是什么?
【心理学 心理学:养育你内在的小孩,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生而为人,我们是有各种物质需要和情感需要的 。
这些需求住在我们心中,它像一个孩子,任何一个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个孩子就会哭闹不安,导致我们就会心神不宁,情绪不稳定 。
大致来说,人的需要有五种类型:
安全感,自由感,价值感,意义感和亲密感
其中,安全感是保证生命存活的基本保障,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 。
字面意思上看,安全感就是一个人能感到自己是安全的,不会受到伤害和威胁,能吃饱穿暖,享受生活 。
当安全感缺乏时,我们会有这些表现:
害怕冲突、指责和否定;害怕孤独;怕被抛弃;害怕犯错、事情没做好;害怕没有人支持、怕没有朋友,没有人脉;怕没钱、怕生病;怕黑怕鬼怕死等 。
这些害怕,都源于安全感匮乏 。
其背后的逻辑是:如果A发生,我就会有危险 。
文章图片
好比这些情景:
如果我没有存款,老了就没钱生活,病了也没钱买药 。
如果我不够好,别人就会嫌弃我,看不起我,我就会被孤立,没有朋友 。
如果我做错事,就会丢失工作,然后没有收入来源,赋闲在家,无所事事,养活自己都成问题 。
我们感到不安全,感到恐慌的就是事件A 。
但是,要是A没有发生,或者根本不存在,你会好受一点吗?
答案就是:不会 。
让一个人失去安全感的并不是外在真实地发生了什么,而是一个人对于这件事的糟糕想象 。
想象的后果越严重,人的安全感就越低 。
这个过程就是自我恐吓,自己吓自己 。
我们要是不能停止自我恐吓,安全感的需求就会永不满足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为什么你越爱一个人,对方越不爱你?心理学找到了真相
- 爱情 心理学:两个人成为情侣,往往会有这些“潜意识”,别不信
- 美国南加州大学心理学和商学资深教授温迪·伍德认为 习惯的养成需要经历5个阶段
- 心理学|心理学:凭直觉选一个女孩画,测出你对男人的杀伤力有多大
- 【盖娅Uni】世界七大著名心理学效应,别让心理欺骗了自己...
- 心理学|心理学研究发现:这三件事,男女最好别一起做
- 爱情 心理学:别让“锚定效应”,赶走你的桃花运
- 用心理学解决当代人生活的困惑!
- 潜意识 心理学:两个人合适吗?潜意识会给你答案
- 心理学|心理学:总是感到“无聊”,其实是大脑给你的“暗示”